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168 弯道超车,引进先进设备的钱是省不了的

168 弯道超车,引进先进设备的钱是省不了的

    168 弯道超车,引进先进设备的钱是省不了的 (第2/3页)

数控项目的研发经费。

    “为什么?”

    胡副部长也好奇了。

    谢威的名字,他听过了几次,尤其是任副部长对谢威赞不绝口,说是他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想法非常独到。

    在被三菱讹诈,自己已经取得了突破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不再去受小鬼子的那洋气,谢威却说继续谈判。

    “领导,虽然二轴的数控车系统我们搞出来了,不过三轴数控系的系统目前尚未搞定,看起来只是增加了一个轴的运动方向,技术难度却提升了好几倍……”

    谢威没有理会不断给自己递眼色的杜国旺跟李瑞,平静地解释原因。

    “我们并没有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研发经验!”

    说到这里,谢威的脸上变得严肃。

    能有借鉴,研发起来更快。

    数控机床的轴控制,绝对不是增加一根轴就如同1+1那么简单。

    “巴统禁运并不是真正的绝对禁运。目前,数控机床的重要性,全世界工业国家都清楚。为什么在巴统禁运的时候,小鬼子会主动向我们提供禁运清单上的数控机床这种战略装备?”

    “为什么?”

    这也是胡副部长想不通的地方。

    几年前,七机部就谋求引进数控机床,奈何根本就没有丝毫可能。

    能提供数控机床的单位,都是不予理会。

    没曾想,过了几年,人家主动找上门。

    “HZ80通用芯片的研发成功,让两轴甚至三轴数控系统成为了可能,至少控制系统没有问题。眼前就是证明。”

    谢威指着正在自动运行程序加工零件的改造数控机床,一脸严肃。

    “是因为我们有了,他们才主动找上门?”

    胡副部长有些明白谢威的意思了。

    “不是这原因。眼前的数控系统,跟国际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国际先进已经使用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的伺服电机,因为技术原因,我们采用的是步进电机……”

    一旁的李瑞急得不行,不断给谢威递眼色,希望他少说学校项目的去缺陷。

    跟国际上差距大了,还怎么要经费?

    就连杜国旺也开始着急了,觉得谢威这小子终究还是太过年轻,根本就不知道迂回。

    按照目前的说辞,怎么可能让部里给更多的支持?

    “哦?”

    胡副部长还真不知道内情。

    “实际上,国际上之所以愿意出口,并不是他们真的好心,而是在目前国家缺乏经费的情况下,看到我们已经具备研发成功的基础,才提供的……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用落后技术获得更多利润,另外一方面则是可以延缓国内同类技术的研发……”

    谢威平静地说道。

    听到他的说辞,即使有人不相信,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事实,好像就是如此。

    ······

    首都饭店。

    “冈坂,你得清楚,向他们出售这种即将被淘汰的数控系统以及设备,并不是我们的意愿。公司要发展,不仅仅只是考虑利润……”

    村田正雄严肃地看着手下冈坂日川,脸上满是无奈。

    跟七机部的谈判已经处于僵持阶段。

    七机部需要更先进的数控机床,对三菱来说,四轴也不是最先进的。

    技术越先进,从中国这种自己没有研究出数控机床的市场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多。

    冈坂日川提出,可以向七机部提供精度不高的三轴甚至四轴数控机床,以此来获得更多利润。

    目前,整个日本国内数控机床企业的竞争相当激烈。

    从二战后国家重建,经济快速增长,到了目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日本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

    而各类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经济增长更加缓慢。

    数控技术源于美国,日本在霉国人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进入国际市场后却发现,他们的数控机床根本没法跟德国这种老牌制造强国比。

    甚至整个西方都有数量众多的数控机床企业。

    为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这样技术落后又庞大的市场,就成了很多公司眼中的潜力市场。

    只不过,由于中国刚改革开放,政策是否持续,让很多企业都处于观望状态。

    三菱这种老牌公司,抗风险能力本就非常高,加上跟大陆的合作比较多,所以才主动寻求向大陆市场提供数控机床。

    由于各种原因,三菱并不希望大陆获得太过先进的数控机床。

    谈判的进度也证明,三菱之前想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