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69 哈飞宏光成了,谢威比资本家还狠啊

269 哈飞宏光成了,谢威比资本家还狠啊

    269 哈飞宏光成了,谢威比资本家还狠啊 (第1/3页)

    “陈科长,您知道我很忙的……”

    谢威一脸无奈地看着陈荣杰。

    这家伙从最开始邀请谢威去122厂参观,谢威忙着加快2000门程控交换机的控制程序,随口就回绝了,哪知道陈荣杰这位外联科长不仅没有死心,反而赖上谢威。

    大有谢威不去122厂他就不离开的架势。

    “谢威啊,我知道你很忙,最多耽搁你半天时间,车子在外面等着呢。”

    陈荣杰陪着笑脸。

    这已经是第四次来请谢威去122厂了,也许还有第五次、第六次。

    陈科长自认为比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有诚意多了。

    “您给我透点底,究竟什么事?”

    谢威知道直接拒绝肯定不行,陈荣杰跟李瑞是一路货色,虽然这耍赖皮的手段根本没法跟李校长比。

    “你之前提出利用厂里的技术基础跟设备制造市场上急缺的即可拉人又能拉货的面包车,厂里已经制造出样车,厂里领导专门让我来请你过去提点意见。”

    “少来!”

    谢威根本就不信。

    之前陈荣杰也说了理由,问就是请谢威去提意见。

    要是谢威心中没点计量单位,还真会认为自己的意见非常重要。

    “真的……”

    “你要不给透个底,咱们就这样拖着!”

    见陈荣杰又是之前那套说辞,谢威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看着谢威一点都不让步的神色,心中忐忑的陈荣杰在谢威坚定的目光中纠结了好几秒,想到谢威去了厂里也会知道,索性就说了:“样车是制造成功了,也达到了要求,不过厂里没钱投入生产。”

    要钱?

    谢威心中开始快速盘算起来。

    怕学校卖军火跟技术的事情也让122厂知道了。

    122厂也是军工厂,生产直升机跟轰炸机,隶属三机部。

    究竟是三机部,还是122厂搞出来的这事儿?

    一旦开了口子,怕是其他的单位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想要从哈工大手里分一部分经费。

    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大家都缺经费,国家都拿不出什么科研经费的情况下,哈工大手里掌握着超过4亿可自由支配的经费。

    这就如同一头肥硕的母牛落到了一群饿得眼冒绿光的饥饿狮群中。

    “产品都搞出来了,市场前景没有远大,即使三机部不给经费,贷款没问题吧?”

    谢威沉思了片刻,估计陈荣杰是被刘德宝跟张鸣秋两人推到自己这边来的,不确定是三机部还是122厂打学校经费的主意。

    “别提了!咱们三机部啥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贷款咱们也不是没有跟银行那边谈,他们并不看好……”

    陈荣杰尴尬地看了谢威一眼,谢威的试探几乎没有丝毫遮掩。

    “今天确实没时间……这样,明天下午我看能不能抽出时间。”

    得到谢威的答复,陈荣杰没有继续赖着不走。

    厂里也是没办法。

    哈城几个银行,不仅要给哈城的重点工厂提供技术升级的贷款,还要为哈城建设提供贷款……哈城市政府为邮电局程控交换机电话网路系统担保贷款7000万,哈工大学校加上校企办贷款超过2000万,这些都不在原本银行的预算中。

    如此一来,就导致哈城的几大银行对贷款审核更加严苛。

    连上级打招呼都不行。

    至于三机部,歼-7要改进,歼-8II也在研发,配套的雷达、空空导弹等,同样需要大量经费,连运-10都已经停止拨款了。

    哪里还有钱支持122厂投资汽车生产的费用?

    “怎么样?”

    看到陈荣杰回来,霍国强急忙问道。

    听到陈荣杰回来的消息,林滔跟刘建云也在这时候赶了过来,可见他们对此事的重视。

    “谢威同意过来,不过想要从校企办拿到投资可能有些悬,谢威在这事情上很警惕。”

    陈荣杰喝了口水,才在三位高层领导的注视下缓缓说道。

    “怎么回事?你具体说说。”

    霍国强一惊,谢威很警惕?

    ······

    谢威忙完手头工作,专门去了一趟车辆工程系找乔戈里教授了解情况。

    “……投入生产没有问题,不过还有很多测试没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