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歼-9都下马了,为什么非得要鸭翼呢! (第3/3页)
设计思想就非常超前,却面对国内工业底子薄弱、经验不足、配套跟不上等问题。
在如此环境下,歼-9的设计一开始是达到了单发战机性能极限的2.4马赫飞行速度;空军在此基础上提出双25指标,611采用鸭翼气动布局来应对,可随着战斗机性能要求提升,空军更是激进地把指标提升到了双26……
国际上单发战机最大速度都未超过2.4马赫,而国内对单发的歼-9提出的双26指标几乎是苛严到了无法实现的程度。
当然,如果这样的指标的战机能设计制造出来,歼-9性能绝对能在国际上靠前。
然而,配套的涡扇-6、电传操纵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无法取得突破,最终导致歼-9的性能指标只能是一种狂想!
空军已经详细评估过,才终止了歼-9的研发。
难道哈工大的人不清楚?
“歼-9的气动布局、设想都是超前的……之前无法满足性能指标,不是因为设计有问题,而是配套的电传操控系统跟发动机跟不上……”
谢威解释着。
“何况,我们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制定必须达到的性能指标,而是根据我们的技术水平,尽量达到我们能达到的程度……而且现在学校只有一个跟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超-7项目,还处于论证阶段,他们尚未明确是否合作……”
谢威的意思很明显。
跟巴基斯坦合作的战机项目,即使达成,也用不到电传操控系统以及更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等先进技术的。
而目前跟巴基斯坦最大的合作就是三代坦克的研制。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航空楼前面。
宋总早上才得到通知,刚到航空楼外面,就看到谢威就带着龙耀华一行人到了。
“虽然目前我们没有整机研制任务,战机相关技术项目都是宋总在负责。”
双方都是熟人,根本不用谢威介绍。
“你们学校是准备把611兼并了?”
一名空军的首长笑着问道。
“合作!合作呢!”
刘德宝急忙否认。
空军这位首长实在是没怀好意啊,要是这话传到七机部的领导耳中,怎么解释?
航天系统的技术项目那么多,作为下属单位不去搞航天技术,向着往太空、往月球发展,去搞三机部的战机?
闹呢!
“首长说笑了。这边只有611所部分技术骨干,611所的主要力量还是在蓉城。”
宋总也急忙解释着。
他倒是希望学校能把他们611所收编了,那样要经费也容易不是?
学校现在可是握着好几亿的经费。
完全可以搞一个整机项目。
目前,宋总对新一代歼击机研制方案有了非常明确的方案了,就等着机会合适,提供给上级主管单位。
哈工大是学校,如果隶属三机部,完全就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直接立项开始搞三代机的方案论证跟设计工作了。
不像现在,都是在搞配套技术的研发。
只有整机项目开始搞,配套技术的投入才会加大的。
“这里是控制技术团队,主要是以四余度电传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为主,简单的机械传动无法解决歼-9鸭翼设计中用计算机实时、精确控制舵面的问题,整个学校计算机、电子工程、光电等专业全部参与了进来。”
到了四余度电传操作技术研究区域,宋总向众人介绍着。
他设想的下一代战机方案,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是核心技术。
而学校在这上面也没少投入。
“为什么非得是鸭翼?控制难度大,结构复杂……国际上的先进战机,采用鸭翼的可不多!之前歼-9采用鸭翼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啊。”
一名空军的首长问道。
鸭式布局带来的气动焦点变化,让飞机天生就不稳定,操纵起来异常复杂。
这就对操作系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国内掌握的机械传动技术都不是很熟练,要控制鸭翼,甚至直接跳过了模拟电传技术,直接上马数字信号的电传系统!
难度得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