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305 32发4中,国军标不提前上线都不行

305 32发4中,国军标不提前上线都不行

    305 32发4中,国军标不提前上线都不行 (第3/3页)

业属于五机部……去年七机部出台的7905七专技术协议,只是针对元器件……”

    必须提前推动国军标的制定跟推广。即使等到84年再推出8406技术条件,同样也只是针对军用元器件。

    只有国军标推出,军品生产才能真正地有标准,并且按照标准生产、执行。

    目前正是最好的机会。

    先推出,然后试用,等派到美国学习的技术骨干回来,把美国人的经验融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军用标准。

    “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龙耀华也意识到了谢威说的问题的严重性,国内确实没有进行过标准化。

    基础差,工业底子薄弱,甚至穷,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只要能修改利用的,都会改一改。

    “由总参、总装牵头,制定军用标准,然后下发到所有军工厂,任何零部件的生产都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执行,生产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只要超差就报废,不允许流入下一道工序……如果成品质量有问题,就不允许装配……”

    几十年后,国军标是远比民用领域的国家标准更加苛严的标准。

    超差,即报废。

    不管成本有多高,必须无条件报废。

    至于修改跟超差零件配合的零部件?

    不行!

    “一旦制定了标准,在一些高精尖的零部件生产中,成本怕是会超乎想象啊……”

    龙耀华听完后,并没有点头认可谢威的提议。

    他负责装备相关的工作,自然清楚目前全国各大军工厂的技术水平,高精尖端的零部件,往往生产一个都需要很长时间,按照谢威这样的提议,只要不在标准公差范围内,就报废。

    成本会上升到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短期内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可以让所有单位统一执行的标准,在后勤维护保养方面的难题永远无法解决……我们跟122厂合作生产面包车,为了降低后勤维护人员培养成本,从一开始就要求零部件生产工厂必须按照我们提供的图纸加工生产,在生产过程我们发现,不仅生产效率提升很多,车辆的性能也都保持一致。”

    此刻,谢威直接用122厂的汽车生产说事。

    汽车工业,是全世界最早推行流水线生产的,同样也是最早开始搞标准化生产跟管理的,甚至现在的小鬼子为了控制生产质量,已经开始搞“5S”管理。

    推动国家标准出台,太难。

    先推动国军标吧。

    “32发,4枚命中……通过分析,全部是尺寸不一致导致,这点,我相信你们都没有话说对吧?”

    谢威严肃地看向102、北方工业等生产单位的负责人。

    结果他们已经早知道了,连质量控制的流程卡、质量跟踪卡都无法完整地拿出来,要没问题,谁信?

    “既然没意见,目前所有的生产,全部暂停,各单位各自出20名有经验的检验人员,相互派遣,按照我们提供的设计图跟工艺流程图,任何一个零部件超差,必须报废;整体质量必须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学校将会派出检验人员对过程巡检、零部件抽检、成品根据检验合格报告抽检,但凡检查出不合格,整批报废!做不到就请提出来,我们另外找厂家!”

    谢威这话说得就非常不客气了。

    换成其他时候、其他场合,江山机械厂的人不会有意见,但是北方工业跟102的领导,怕是直接要掀桌子。

    可当着一众部队领导在这里,他们连头都抬不起。

    32发火箭弹,4发在精度范围内命中目标,有两发还是江山机械厂生产。

    其他28发,都算不合格的。

    他们能干什么?

    可以想象,接下来整个后勤装备系统会整顿质量了。

    谢威并没有在生产质量问题上说太多,具体的情况,已经摆在龙耀华等后勤装备系统的领导面前,如何解决,就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交给部里处理,另外,问部里要一批有经验的检验,组成巡检团队!”

    面对刘德宝的担忧,谢威反而平静。

    只要质量卡死,超差报废,火箭弹落点精度差的问题瞬间就会解决。

    又不是设计上的问题。

    “问题是,我怕他们以这为借口,到时候拖着生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