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307 十号工程项目经费靠贷款?还要盈利的那种?

307 十号工程项目经费靠贷款?还要盈利的那种?

    307 十号工程项目经费靠贷款?还要盈利的那种? (第1/3页)

    “这对我们没什么好处啊!”

    回去的一路上,刘德宝都是忧心忡忡的,“要搞这么大的工程,一年就给8000万,咱们要往里面补的都不止8000万……”

    “又不只是我们一家出钱!601跟611是拿不出钱,112跟132这些厂,能搞一些钱弄配套吧!”

    “他们?”

    刘德宝直撇嘴,“全国的军工单位,就没有一家日子好过的。这一点你比我更清楚啊,132厂虽然有歼-7跟歼强-5等战机的出口订单,可那点产量跟设计产能差太多,日子同样不好过。”

    不是他瞧不上这些军工单位。

    112厂原本生产歼-5、歼-6机型时期,生产任务饱满。到了后来132厂投产,还有处于贵州的130、162厂等一批三线工厂投产,112厂的歼-7生产就转移到其他厂,歼-8才刚开始生产,日子比其他战机制造厂要好过不少。

    “上面不是提倡各单位利用雄厚的制造实力向民品领域进军,不仅解决单位发展所需的经费,同时也能填补民用市场的空白,为经济发展建设做出贡献嘛。”

    谢威笑着说道。

    132厂的洗衣机,得安排上。

    即使这个时代有了自己,不需要132厂靠着卖洗衣机赚钱来补贴歼-10的研制,谢威觉得,要是132厂不生产洗衣机,总是少了点什么。

    “……”

    对于谢威现在提出来的问题,刘德宝倒是没法反驳。

    相比普通的国营生产单位,军工厂的技术基础跟设备都要强很多,生产市场所需的民用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相对高一些。

    而校企办,恰恰就是搞民品开发的。

    如此一来,刘德宝才没有继续在谢威耳边抱怨,让他轻松了很多。

    谢威是轻松了。

    可李瑞反而更忙了。

    接连几天,每天睡眠不足三小时。

    要推动《国军标》的制定跟执行,有太多需要准备的工作,哪怕有部队的所有相关部门参与进来,仅仅是人员调配跟前期准备工作,都足够让人头大。

    尤利华再次找到了李瑞。

    “你这是一直都没休息?”

    看着李瑞双眼布满血丝,满脸都是疲惫,尤利华都为李瑞这种拼命的精神所震惊:李瑞年龄可不小了。

    “困了就休息一会儿,要搞《国军标》,在前面又没有先例借鉴,虽然谢威那小子提出了借鉴国际通用标准为模板,再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以及军品需求制定标准,仅仅是后面的实际需求跟实际情况,就让人头大,需要统筹的单位太多……”

    李瑞说话的同时,手上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谢威的位置,你准备怎么安排?”

    “嗯?”

    李瑞愣了,“目前他虽然还在上学,也担任着产学研办公室主任,同时挂职校企办副主任……”

    一想到谢威身上挂的职位,好像有些多。

    要是再在即将成立的国防科工委这边挂职,怕是七机部那边反应会非常巨大。

    “无论是复杂系统工程管理方法,还是标准化的推行,谢威是最了解的,龙耀华首长觉得谢威可以参与到这里面来……”

    “他想让谢威进部队?”

    李瑞顿时警惕地看着尤利华。

    “别反应这么大,谢威如果毕业进总参,发展应该会比其他单位更好。无论是对他个人还是对部队的发展,都有莫大好处……”

    “拉倒吧!”

    李瑞不乐意了。

    即使他现在手下极度缺人,也清楚一旦谢威到他手下工作,他的压力至少会瞬间减少60%以上,可李瑞宁愿自己累,都没想过先把谢威给借调过来。

    谢威未来发展的道路,他还在学校的时候就给规划好了。

    “老李,不是说他一定要到这边,完全可以挂职。国家都搞改革开放了,部队也在开始准备改革,以前的那一套不行了,部队需要年轻的人才参与到建设中来,谢威无论是战略目光还是对前沿科技的敏锐目光,都是部队发展所必须的……”

    尤利华来找李瑞,就是这目的。

    龙耀华确实动了心思,想要让谢威进入部队系统发展。

    奈何,别说七机部把谢威宝贝得不行,连从七机部调出来的李瑞,在这方面也都非常固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