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我爸太听劝了 > 第586章 别碰

第586章 别碰

    第586章 别碰 (第2/3页)

城两地的同事,也在趁空互相介绍认识。

    聂菲带着“燃冰体育”和“东晨广告”的几个主管,跟天城这边的郭亮、华少杰、杨从新、司大庆、丁绍辉等管理层一一认识。

    许晨过去凑了个热闹,一堆人便都“小许总、小许总”的叫着打招呼。

    许知泉和方骏自然也在,但他俩主要是在陪同苏蓉父女、吴霏霏母女。

    大家的位子都在同一片看台区域,自然都是老许这边统一安排的。

    许晨一脸乖巧,主动过去跟“苏伯伯”、“吴妈妈”问候。

    吴霏霏看向许晨,努着嘴巴不太开心的样子:

    “你不跟我们一起,肯定是有特别好的位子了!”

    许晨陪了笑脸:“程指导有任务要交给我的!”

    李锐、赵峰等几个人抬着两个箱子走了过来:

    “吃雪糕啦!”

    一堆人便蜂拥而上。

    吴霏霏拽着苏蓉:“走!抢雪糕去!”

    方骏转头看了眼正在抽烟的许知泉,面无表情开口道:

    “我要吃。”

    老许怔了怔,旋即呵呵笑了笑,乖乖过去帮方骏老师拿雪糕了。

    ……

    郭亮招呼了一声,开始安排排好队伍,准备入场。

    孙凌峰带着几个小伙子,给大家分发印着加油标语的大小横幅,自然也还有鲜艳的小国旗。

    许晨去蒋雨泽那里,拿了几件“燃冰”的T恤,这是等下要送给程红、刘胜男他们的。

    ……

    ……

    北区的入口处。

    许晨联络了程红教练,便先在阴凉处等候。

    稍候了几分钟,一个身形高大、皮肤黝黑、头发剃得很短的陌生大叔走了过来:

    “小伙子,能不能帮我看看,我这门票要从哪进啊?”

    许晨转过头,见这一米八几的大叔面带笑意,但眉眼冷厉,甚至带着一分凶悍。

    他的右眼眼角还有道疤痕,看着有些骇人。

    这状貌还是让许晨心生一丝警觉,甚至想起三四月份时,老许一定要让方涛程勇保护自己的场景。

    但旋即许晨便自嘲似的笑了笑。

    现在是奥运会,这里是京城的鸟巢,此时全国怕是都找不到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

    他低头看了眼大叔手中的蓝色门票,开口说道:

    “您这张是蓝色门票,对应的是‘南区’……

    您绕着往前走,一直走到地面标识是‘蓝色’的区域,再找到‘H入口’,从那边过安检进去就好了!

    到那边有穿着工作服的‘大学生志愿者’,问他们都可以的。”

    那大叔点了点头,连说了两声“谢谢”。

    但他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低头打量了下许晨的身上,又看了看他手中拿着的几件T恤,开口说道:

    “小伙子,你身上这个T恤挺好看的,能不能卖给我一件?”

    许晨愣了愣,一时间有些搞不清状况了。

    大叔见许晨没反应,又开口道:

    “你这是‘燃冰体育’的衣服吧?

    我知道这是谢冰冉的……

    我从外地坐火车过来,就是专门来看谢冰冉比赛的!”

    许晨还有有些意外,想不到冰哥还有这样一位大叔粉丝。

    他翻出一件XXL的T恤,伸手递了过去。

    “多少钱小伙子?我拿给你!”

    说着,大叔便要从口袋里摸钱包。

    许晨:“不用了,这件送给您吧!”

    那大叔客气笑了笑,旋即又微微弓了弓身子,连说了两声“谢谢”。

    ……

    有些奇怪的陌生大叔,已经道别离开了。

    许晨候在原地,皱眉又想起那大叔冷厉带些凶悍的眉眼,怎么感觉有点熟悉?

    但他旋即又恍然明白了点什么,心中升起一股怅然。

    ……

    ……

    身后有人叫了声“许晨”,转头便是程红教练。

    “程指导好!”许晨赶紧小跑过去,一脸殷勤模样。

    程红递上一张工作牌:

    “这是华夏社的出入证,还是托陈辉帮忙弄的。”

    陈辉,便是那位华夏社的副主编,去年谢冰冉的舆情事件爆发,陈辉跟许晨、程红一样,都是“802舆情作战中心”的成员。

    许晨把工作牌挂在胸前:

    “多谢程指导,等下我也给陈辉老师发条短信表达感谢!”

    他把几件T恤递给程红,而程红则把一个白色手提布包递给了许晨:

    “交给你了!”

    许晨:“保证完成任务!”

    他还是撩开看了眼,里面正是一面硕大的国旗。

    ……

    ……

    鸟巢之内,人声鼎沸。

    许晨穿着“燃冰”的T恤,胸前挂着“华夏社”的通行证,出现在摄影区。

    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小姐姐走过来,再次确认了许晨的证件。

    见是“华夏社”的工作人员,便指引着许晨去往某一块的占位区域。

    “摄影区”都是给记者和摄影师准备的,自然是视线最好的地方。

    至少二三十个国内外的记者和摄影师,已经架好机器严阵以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