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404章 布匿之盐

第404章 布匿之盐

    第404章 布匿之盐 (第2/3页)

,在东罗马工程师的帮助下,斯拉维斯军团逐渐将主要定居点与大城市之间用道路连接起来,在道路周边修建种植防沙林,通过商路将这片土地接入帝国市场。

    斯拉维斯们除了需要戍卫边陲,奉召出征,还需要开拓边疆,打击不服管教的穆斯林部落,将越来越多的土地纳入军团的管辖中,同时推广东正教,保卫跨撒哈拉沙漠的金盐贸易。

    在这片荒漠中,游牧部落的生产能力都很低下,只有斯拉维斯军团能够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得到更强大的武器装备和更充裕的粮食物资,这对其他穆斯林部落的战力优势是碾压性的。

    随着非洲殖民的加剧,东罗马帝国对非洲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了解更深,一些殖民部官员提出了“紫红地图”构想,旨在通过一百年乃至两百年的努力,将西非殖民地与北非本土连接起来,趁着小冰期带来的全球降温,打通撒哈拉线路,从北非和西非两个方向共同推进。

    这一构想得到了狂热的大罗马主义者的极力支持,他们是“爱琴海主义”的坚定支持者,认为罗马帝国就该统治非洲,这是上帝赋予罗马人的神圣使命。

    自从以撒在面向大学生的演讲中随口提出罗马人的祖先可能来自非洲后,“紫红地图”计划的呼声愈发高涨,大罗马主义者甚至将东罗马帝国对非洲大陆的殖民美化为“回归故乡”,甚至用摩西出埃及来进行类比。

    以撒当然对此不屑一顾,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所大力推崇的殖民行动是什么高尚的事情,相反,这是一件注定遗臭万年的工程,但他也不会就此收手,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五年前,西斯拉维斯和东斯拉维斯联合组织了一支远征探险队,他们从塞卜哈绿洲向东南出发,沿着水源地不断进发,跨越沙漠,成功占据了乍得西北部的提斯贝提高原,击败了连铁器都没有多少的原住民。

    提斯贝提高原的平均海拔超过两千米,降水量比周围的荒漠高出一截,山谷间的气温也比荒漠低上不少,拥有大量的时令河与常年温泉,军团长艾尔多什当即请示帝国中央,正式建立了南斯拉维斯万户,并邀请东罗马工程师,在这里开辟水渠暗井,在河谷间开辟农田,挖掘岩洞住宅,就此驻扎下来。

    于是,东罗马帝国向撒哈拉以南的萨赫勒草原更进一步,从提斯贝提高原再往南走,自然条件会越来越好,最终就会看见跨撒哈拉贸易的起点之一,乍得湖。

    只不过,提斯贝提高原位于撒哈拉沙漠正中央,养不起大量人口,南斯拉维斯虽然也是万户编制,但哪怕加上家眷,也仅有四千余人,这显然是不够的。

    后来,提斯贝提高原的南斯拉维斯在那里发现了不少矿脉,甚至包括最珍贵的黄金。

    再后来,跨撒哈拉道路的修建计划被提上了日程,水泥,砖石,沥青……这些高级材料被通通否决,斯拉维斯军团和昔兰尼加政府决定种树。

    于是,四年时间里,东罗马帝国把数量庞大的各族奴隶拉到了沙漠,让他们在规划出的道路两旁种植撒哈拉沙漠的本地植物,同时开凿暗渠,减少蒸发,尽可能将道路旁边隔三岔五的水源供应给防沙林。

    这些奴隶的下场当然是极其凄惨的,一旦中暑或是发烧,生命也就随之结束,监工们会在他们的注视中把本来配给给他们的淡水浇灌给树苗,然后等着他们断气,再把他们的尸体埋进土里,成为植物的养料。

    四年来,一万多个奴隶死在了这条道路上,东罗马帝国用无数的生命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前人所难以企及的壮举,把塞卜哈绿洲和提斯贝提高原连接了起来。

    这些植物大多为草本和灌木,矮小而粗壮,却能够很好地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这条由沙漠植物围出的道路将传统的骆驼古道串联在一起,被沿途的游牧民族称为“骆驼大道”。

    这条道路虽然并不算太长,但却成功地将南斯拉维斯万户接入了帝国商路,将在未来对“紫红地图”计划提供坚定支持。

    由于骆驼大道耗费了数不清的鲜血和生命,附近的游牧部落对此又敬又怕,认为道路是神圣无比的,每次使用后都必须进行维护,还得付出自己的鲜血作为代价。

    图阿雷格酋长结束了对骆驼大道的“献礼”,转向商队。

    “哦?北方的罗马人?”

    图阿雷格酋长看向马蒂尼茨,一边比划,一边用沙漠希腊语发问。

    “你……出生……什么地方?”

    “君士坦丁堡。”

    马蒂尼茨愣了愣,如实回答道。

    “是狄奥多西城墙内,真正的君士坦丁堡人。”

    “哦,好,口音的确很像。”

    图阿雷格酋长点点头,走到马蒂尼茨身边,从指间摘下一枚亮晶晶的宝石戒指,递给了他。

    “两年前,君士坦丁堡的教士来沙漠布道,妹妹难产,他救了她们的命,我记得他的口音……”

    图阿雷格酋长简单地说着口音浓重的希腊语单词。

    “送给你,当做答谢,我的部落欢迎君士坦丁堡人……”

    “这……多谢……”

    马蒂尼茨不知所措地接过戒指,戒指上的宝石竟然十分瑰丽。

    他想了想,从口袋中掏出一盒罗马牌烟卷,送给了看上去挺和善的酋长。

    酋长接过,向商队微微鞠躬,翻上骆驼。

    “愿上帝保佑你们。”

    百夫长在胸口画上一个十字,祝福图阿雷格人。

    蓝衣的酋长犹豫片刻,也在胸口画上十字。

    “也愿祂保佑你们吧。”

    两支队伍就此告别,马蒂尼茨喜滋滋地摆弄着宝石戒指。

    “好漂亮的东西,以前从未见过这种宝石。”

    “这是什么东西?”

    “利比亚沙漠中的特产,黄金陨石。”

    百夫长说道。

    “星空落下来的,并不是真的黄金,这也是斯拉维斯军团向帝国出口的货物之一。”

    “有些图阿雷格部落将其视为友谊的象征,收着吧。”

    “哦,你们已经开始卖了啊……”

    马蒂尼茨有些遗憾,戴上戒指。

    “话说,他们不应该是穆斯林么?怎么也开始信正教了?”

    “他们从前的确是穆斯林,但现在,他们已经和主流伊斯兰世界隔开了,再也没什么伊斯兰学者来到这里,正教会的传教士正在想办法让那些比较温顺的图阿雷格部落皈依基督。”

    百夫长说着,撇撇嘴。

    “再说了,他们的信仰本来就不坚定,与真正的伊斯兰教具有相当大的差别。”

    “图阿雷格人是一个母系民族,掌控政治和战争的虽然是男人,但女性的地位非常崇高,具有相当大的话语权,拥有像基督教女性那样的财产继承权,而且主导着文化传承,女性不戴面纱,男性才戴。”

    百夫长说道。

    “孩子的男性血亲不是父亲,而是舅舅,君士坦丁堡的传教士救了那个酋长的妹妹和外甥,也就相当于救了他们的继承人。”

    “因为这种原因,一些伊斯兰学者非常讨厌他们,他们也和那些伊斯兰学者不是很对付。”

    “我们的传教士正在利用图阿雷格人的这种特点劝说他们皈依正教,一些比较功利的教士每次去布道时还会给地位较高图阿雷格女性带一大堆首饰,衣服和化妆品。”

    “原来如此,这倒不错。”

    马蒂尼茨笑了起来。

    “他们看上去挺善良的。”

    “善良?哈!”

    百夫长嘲讽地笑了笑。

    “他们是撒哈拉沙漠的宠儿,是最好的向导,也是最好的掠夺者,在斯拉维斯的扩张过程中,我们是依靠铁与血打服了他们,把最桀骜的一群人赶到了西边,又允许温和派参与商业,这才把他们稳定了下来。”

    “资本家先生,大沙漠不是君士坦丁堡,秩序与规则是用火枪和刀剑来划定的,您想来这里挣钱,可得多多注意啊!”

    马蒂尼茨连忙点头,不再多说。

    商队继续在骆驼大道上行驶,前方的高原山脉在太阳的照射下泛着铁黑色的光芒。

    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后,众人终于走完了骆驼大道,进入南斯拉维斯的主城,圣安东尼。

    虽说是城市,但圣安东尼没有城墙,规模也不大,斯拉维斯们生活在帐篷,洞穴和当地土著遗留下来的石头房屋中,教堂修筑在最大的岩洞内,俯瞰着整片山谷。

    南斯拉维斯以放牧,种植,经商和采矿为生,农田十分稀少,草场也不算太多,但这里的金矿却让他们过上了相当不错的生活,可以向皇室控制的贸易公司定期采购各种商品,甚至可以凭借这些商品控制周围的土著部落。

    还没走进城镇,马蒂尼茨眼神一亮,立马挪动着身体跳下了车,从路旁的白色土地上捻起一抹灰,放进嘴里,闭上眼睛。

    “啧啧,好东西,稀罕物!”

    马蒂尼茨的神情振奋了不少,一路上的疲倦似乎也随之消失。

    “这是纯碱啊,质量还真好!”

    马蒂尼茨不顾舌尖传来的痛感,又捻起一些粉末,塞进嘴里。

    “比北边的还要好!”

    “这玩意很值钱?”

    百夫长问道。

    “这附近有很多这样的土地。”

    “当然值钱,这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了。”

    马蒂尼茨拼命点头。

    “玻璃厂,造纸厂,染料厂,化工厂,都得使用纯碱,连那些贵族富商们吃的面包,也离不开纯碱!”

    “尤其是玻璃,制造五个罗马磅的优质玻璃,就得耗费两个罗马磅的纯碱,有时候还会更多。”

    “威尼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