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文豪1983 > 第33章 机场访谈

第33章 机场访谈

    第33章 机场访谈 (第3/3页)



    可是,泰勒又需要研发武器,来证明他对西方世界的忠诚——他是一个对文明世界有益的人。

    这很尴尬,显得泰勒十分扭曲,就和今天的德国人一样。

    另一边的德国柏林,现场媒体立刻把余切的访谈刊登。机场人满为患,许多人宁可错过飞机,也要听完访谈的一幕,令许多德国读者感到震惊。

    发行量比较大的《图片报》评价此事:“继拿下王妃戴安娜的爱慕后,东方余又让德国旅客为他着迷,比起家,他更像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或者是东方的一个符号性的人物。”

    “他本身的存在就是话语权。就像是那些到处流传的《孙子兵法》——而实际上,孙子从未说过那些话。”

    《法兰克福汇报》尝试严肃的分析余切提到的“主题”:“余教授成功预言过在今年的股灾,尽管股市又涨了回去,我们还是记得发生时的心惊肉跳。”

    “我们必须严肃对待他的公开谈话,别忘了他是一个经济学家。”

    “——主题?”基民盟的领导科尔也在案前看到了这些新闻,主人公是他比较熟悉的“东方余”。

    近年来,东方的国际环境尤其的好,以至于诞生了一批在西方也有受众的文化人物。

    一些人把这种好环境拿来润,做移民;一些人则打开了西方市场。余切就是后者,他不仅形象出挑,事业也过硬。

    科尔不关注余切那些绯闻,他像英女王一样,从余切的新闻中想想,有没有什么可值得他利用的。

    片刻后,他很快摇摇头:余切都不在德国了,他怎么会配合自己来宣传。

    也许下次再有机会吧?——

    余切回京城后受到了很大欢迎,整个旅英期间,他的主要行程都在报刊上有记载,舟山的渔民为余切写了一封感谢信,上面密密麻麻盖上了七十多个人的手印……余切笑称,“这是我最宝贵的礼物之一,我将来会把它捐出来,它只是暂时被保管在我这里。”

    “余切作品研讨会”,“向余切同志学习”之类的报告更是不必多说。他已经推了又推,一些场合有重要领导参与,人家领导也想看他,也是他粉丝,他实在是推脱不了。

    领导还很客气哩:“不知道余教授是不是愿意,提高一下我们的文学素养?讲讲你对拉美,对英国的理解……是有助于我们的外交工作开展的。”

    余切只能说:“我当然是愿意的。”

    接着,余切前往桥牌局报道,陪同他的仍然是聂伟平。

    “老聂,你还在呢?你为什么老是在这?”

    “好兄弟,你发达了,也不能阻止我打牌啊!”聂伟平大声道。

    两人相视一笑,深深拥抱了一下。

    正如这几年余切起飞的事业一样,聂伟平也在88年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他连续三年赢得了“中日擂台赛”的冠军,下个月,聂伟平就要被国家体委和围棋协会授予“棋圣”的称号。

    这个霸道的称号,曾让聂伟平对媒体说“我焦虑得睡不着!”

    不过余切相信老聂是吹牛皮的,因为他脸皮很厚,恐怕不知道怎么乐!

    “乔公,我之前迅速从英国回来,不知道受了哪些人的帮助?我如何感谢他们?”

    “我也不知道!”乔公说,“我们其实没做什么,你本来就受人喜欢……非要说的话,我还对你这个老乡有些惭愧哩!”

    “这是什么话?”

    “你搞的基金会,光是从英国那里,前前后后拉来了四十万英镑,十五万美元……我说你简直是中国拉投资的第一人!你还自己捐去十万美金,我没有说错吧!”

    这么多钱!!!

    聂伟平在一边惊呆了。

    他知道余切有钱,但不知道有钱到这种地步。

    耳边的数字如同天文数字一般,给老聂都整不自信了。后续几个小时的牌打的索然无味。

    牌局结束后,余切坐在老聂自行车后面,老聂艰难地蹬腿,向后问道:“兄弟,兄弟!”

    “怎么了?”

    “你真捐了那么多钱啊!”

    “我也不知道。”余切说。“其实,我不知道我到底有多少钱,捐了多少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