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 第744章 悠悠岁月,一年半的变化(三)

第744章 悠悠岁月,一年半的变化(三)

    第744章 悠悠岁月,一年半的变化(三) (第1/3页)

    毕竟,在大明大肆建设炼铁场之后,周边小国送来的铁矿石的速度肯定是跟不上消耗的。

    但不要忘了连云港靠海,而且黄海对面就是高丽国,海上运输可比陆地要容易得多。

    让高丽国通过海运将铁矿石送来大明,货到之后直接通过铁路,就能将铁矿石运回京城。

    再通过长江水道转运,将铁矿石送到建设好的炼铁场,这样就能节省大量时间。

    有了魏武的解决办法,科技院众人再次计算修建铁路大概所需要的时间。

    最终得出的结果虽然和魏武预想的六七个月不一样,但也将原本的一年半减少到一年。

    主要原因还是所有人都不敢时间估算的太紧,毕竟这是第一次建造铁路,没什么经验。

    这是魏武第一次回京城原因,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他就再次回到大漠这边了。

    在这之后,时隔了大概六个月时间,魏武第二次返回京城,但这次不是因为国家大事。

    那个时候的大明正处于有条不紊的发展中,基本上已经不需要他事事亲力亲为了。

    之所以回到京城,是因为他从系统包裹里面开出了一整套的分娩助产设备。

    比如助产钳、胎头吸引器,导乐分娩支持工具等等辅助设备,将其送回来给太医院。

    将这些助产工具的具体原理和作用详细告知之后,魏武专门给徐太医叮嘱了一番。

    让他安排一批稳婆和医婆,专门学习和熟悉这些工具,最好是多点实际操作经验。

    为此,太医院专门对外宣布,若是有百姓家中有孕妇难产,可以安排人帮忙接生。

    京城之中怀孕待产的妇人不少,大多数都是自己家花钱找稳婆来帮忙接生。

    如今太医院这尊大佛,百姓们自然不会放过,毕竟徐太医在民间那是相当有声望的。

    随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时不时就会有待产孕妇找到太医院帮忙接生。

    还别说,在这个过程中还真遇到不少难产的情况,但多数都出自大户人家。

    不过这也正常,大户人家的女人基本不需要劳作,体能方面本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