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221章 历史滚滚向前,林十三,署理北镇抚使!

第221章 历史滚滚向前,林十三,署理北镇抚使!

    第221章 历史滚滚向前,林十三,署理北镇抚使! (第2/3页)

容其父大做官家用冰生意”是真。自请惩处。

    老谋深算的嘉靖帝一眼看穿:林十三这厮是在躲事。想玩小杖受大杖走的把戏。念在他平倭有功,就遂了他的心愿。将他从北镇抚司降往驯象所,做个千户吧。

    兜兜转转七八年,林十三又回到了驯象所。不同的是,当初他只是驯象所中名不见经传的堂贴校尉。如今却成了驯象所的头儿。

    正如嘉靖帝所猜测的那样,林十三耍了滑头。

    他深知严党倒台后,皇帝和文官必有一番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他可不想留在北镇抚司当锯沫子。

    要知道,皇权与臣权之争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不如回驯象所保平安,当个常青云一样的安逸千户。

    孙越亦跟随其回了驯象所,担任百户。

    至于李高,因李妃裙带,高升锦衣卫右所千户,专管皇家仪仗。

    嘉靖四十二年九月,裕王侧妃李氏生子朱翊钧。因裕王长子朱翊釴、次子朱翊鋡早夭,朱翊钧受封世子。

    裕王因有了后,储君地位愈加稳固。李妃在裕王府的地位也如日中天。

    裕王的两位宠臣高拱与张居正并未卷入皇权、臣权之争,分别隐于太常寺和国子监,猥琐发育。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鞑靼南下入寇,破墙子岭,京师戒严。第二次庚戌之变似乎即将上演。

    关键时刻,是大同总兵官姜应熊带兵勤王,于密云大破鞑军。保得京师平安。

    此人是杨博的学生。

    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本来被罚戍浔州的罗龙文逃回徽州,不安分的他数次前往江西,与严世蕃密谋东山再起。被锦衣卫缉拿,关于诏狱。

    锦衣卫给罗龙文安的罪名中有一条“通倭”。天地良心,罗龙文当初东渡大海,前往倭国徐海贼穴,是为了使离间计,分化瓦解倭寇徐海部。

    到头来却成了一桩罪名。

    林十三为了让老罗在诏狱中别受非人的折磨,几乎动用了自己的全部人脉。并不顾惹麻烦上身,屡次前往诏狱探望。

    罗龙文为表感激,送了林十三一句话:朝堂之上,选边站一定要慎重,选错边,功绩也会变成罪名。

    嘉靖四十三年初春,兴国县令海瑞海刚峰升任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骑着一头瘸骡入京。

    嘉靖朝末期第一猛人,徐徐走入了历史的舞台。

    嘉靖四十三年秋,徐阶奏太仓积余银米事,曰“岁大丰,太仓余银十四万两、米八万石”。

    自严党倒台,徐阶执掌内阁已近三年。大丰之年,国库太仓竟只有十四万两白银和八万石米的积余,徐阶竟标榜为功。

    而徐家在松江的二十万亩土地,当年得米五十七万石。是太仓存米的七倍还多。

    着实可笑。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嘉靖帝第四子景王朱载圳薨。嘉靖帝的血脉只剩下了裕王一支。

    内阁首辅徐阶上奏:景恭王薨,无子应除国。王妃应归京赡养。封地应还予百姓。

    这把嘉靖帝恶心的不行。朕的儿子死了,你不说安慰朕,反而来给朕心上插刀子。什么归还封地,好人你来做,恶人朕来当?

    你如此心系百姓,怎么不把你徐家的二十多万亩地分给百姓呢?

    十日后,嘉靖帝下诏,调严讷、李春芳入阁,分徐阶之权。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罗龙文被斩,上命籍其家。

    有司官员察觉罗府中胡宗宪与罗龙文为抗倭所写密信。密信中商讨为诱徐海上岸捕杀,假拟圣旨封徐海为“浙江都司同知”

    当初抗倭非常时期,胡宗宪不得不用非常手段。如今却成了实打实的罪名。

    放在任何一个朝代,矫诏都是大罪。言官群起攻之,嘉靖帝无奈,只得命锦衣卫将胡宗宪捕入诏狱。

    最终,胡宗宪在诏狱中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绝命诗,自尽而亡。

    东南之柱,怨死狱中。

    嘉靖四十四年,十月。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又名《天下第一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瑞骂君。

    海瑞做了朝中某些人的刀。但嘉靖帝并未处死海瑞,而是将其关押诏狱。

    嘉靖帝经此变故,急火攻心,龙体每况愈下。

    嘉靖四十五年,正月。锦衣卫指挥同知陆绎受赏都指挥使衔,上命其挂衔闲居。锦衣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