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载誉归来,举国震动! (第1/3页)
“所以,是雪姐在团结湖的霖姐家里?”魏明重复了一遍。
“是的。”
魏明拉着彪子又走远一些,来到了二层楼梯转角处:“她怎么会在那里的?”
“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她们俩就经常在团结湖同进同出。”彪子终于决定还是要跟明哥坦白,这怎么能算是传闲话呢,这是警示啊。
就算要明哥死,也得让他死个明白啊。
听到这话,魏明心头被一片阴影笼罩,难道因为录歌两人成了好朋友?那自己的事还能藏得住吗?
“明哥,还有件事,我得跟你坦白。”彪子低着头。
“你说。”
“我跟雪姐说了,你已经回来了,而且还是喊的霖姐的名字。”
魏明心头的阴云开始下冰雹,就像自己79年高考那次。
“彪子,你虎啊!”魏明不可思议,你看到雪姐咋还能说呢。
彪子:“这事儿也不能怨我,要怪就怪你,给她们弄什么面膜,开门的时候她敷着面膜,我也没看清是雪姐啊,就说了一句:霖姐,明哥回来了,让我跟你说一声。”
魏明一声叹息,有彪子这句话他是真的连一线生机都不剩了,起码雪姐已经知道了,就是不知道她会不会跟霖姐摊牌了。
不过也确实怪自己,怪自己对爱人太好,现在大陆根本见不着的面膜、身体乳这些新鲜玩意儿他都给霖姐雪姐用上了。
彪子担心道:“明哥,我是不是闯大祸了?”
魏明拍拍彪子:“好了,没事了,你先回去吧,等会让你们看录像。”
“还看武打片吗?”彪子期待道。
魏明:“……”
“小明!”这时吕晓燕噔噔噔上楼,“你们怎么在这啊?”
魏明:“家里人太多,出来清静清静。”
吕晓燕笑道:“你家那么大还怕人多。”
彪子打了声招呼就上去了,吕晓燕道:“正好通知一下,下个月咱们《童话大王》就要上线了,你可是我们的文学顾问,回头要帮我们看看作品。”
魏明惊讶:“这么快就把创刊号的作品凑齐了?”
“是啊,”吕晓燕道,“你两部,小郑两部,哦,他除了《魔方大厦》又开始写那个《皮皮鲁和鲁西西》,打算写长一些。”
这就四部连载作品了。
吕晓燕又道:“另外孙幼军老师翻译了一部俄罗斯长篇童话故事《童话国的小客人》,也答应交给我们连载了。”
孙老师虽然是北大中文系的,但最初是从燕京俄专二部转过去的,俄文不在话下,所以不仅自己写童话,也是一名俄文翻译家。
“此外我们还联系了一位童话作家诸志祥,他写了一部《八戒回乡》,是个中篇,中篇我们也是接受的,这就六部了,再加上一些漫画插画就够了。”
听到诸老师的名字,魏明微微心虚了一下,随即转移话题:“我和阿龙在香港办了一个漫画杂志,其中有两部作品我带了过来,您看看能不能用上吧,等会儿拿给你看。”
魏明说的是《假如历史是群喵》和《沙僧日记》,前者有历史科普的正面意义,被采用的机会很大,后者就是纯搞笑了。
“太好了!”吕晓燕道,“就是可惜阿龙去了香港,你的作品只能另外找人做插图了。”
虽然需要额外找人,不过常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魏明自己操刀的,这个没有假手于人。
说着两人上楼进了魏明家,吕晓燕这才想起魏明去香港是为了募捐的,于是问起这事儿。
魏明翻出那盒录像带:“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播放了。”
彪子和小梅把餐桌放在沙发后面,魏红准备好录音机,大家边吃边看。
~
与此同时,在团结湖,朱霖骑车赶了过来。
“什么事啊,我后天就要去东北了,还说在家陪陪爸妈呢。”朱霖进来就问,龚樰给她打了个电话,让她过来,但没说什么事。
龚樰:“小魏回来了。”
“你见着他了?”朱霖问了一句,又道,“还是他把电话打到这儿了?”
龚樰摇摇头,说了彪子过来报信的事:“我当时在敷面膜,他错把我当成了你,说漏嘴了。”
朱霖“哎呀”一声,有一种被丈夫捉奸的紧张感:“那咱们的事小魏是不是就都知道啦?”
龚樰奇怪地看着她:“该紧张的难道不是他吗,我们才是受害者。”
“对哦,”朱霖冷静下来,然后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是不是用的我的面膜?!”
龚樰支支吾吾。
朱霖气愤道:“你怎么又用我的啊,你本来就比我白。”
“我的都放在宿舍压箱底呢,回头我就拿过来给你补上。”龚樰那里有很多高档化妆品,但她在北影厂完全不敢用,跟赵德汉似的,她可是社会主义的女儿。
“这还差不多。”朱霖心满意足。
龚樰继续说正事:“他回来后先找的你,你要不要给他回个电话。”
朱霖:“我回电话说什么啊?就说你告诉我的,继续假装不知道你们的关系。”
龚樰叹道:“你可以继续假装,我却是没法再装啊,再装就显得我脑子瓦特了。”
朱霖勾着龚樰的肩膀道:“说不定他还能继续编呢,比如找朱霖是工作上的事,其实我们就是普通朋友,都是朱霖一厢情愿,我的心里只有小雪你啊!小混蛋最会骗人了,要不你给他打个电话试试看。”
龚樰被朱霖逗笑了,但还是摇头道:“我不打,明明是他做错了事,要打也该他打。”
然后两女齐齐看向家里的电话。
~
魏明看看电话,正想打还是不打,客厅里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刚刚演唱结束的是《爱拼才会赢》,几个第一次接触闽南歌的北方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感觉这首歌特别有拼搏向上的精气神儿。
接下来的募捐环节更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最终郭鹤年拿下这首歌,还要求张明敏重唱一遍。
“明哥,这姓郭的老板什么来头啊?出手就是500万?”梅文化问。
魏明就跟他们介绍了一下这位马来西亚华侨的经历和产业:“他还在杭州投资了一座香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