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载入世界临床医学史的一天】 (第2/3页)
主刀医生进行的肝移植手术,通常需要4到8小时。
此外,医院等级、医生技术水平等因素存在差异性,实际的手术时间也可能不同。
但这场由智能医疗手术台进行的肝移植手术,仅仅只用了40分钟左右就完成,手术效率提升了十倍,手术时间越短不但对病患者有利,而且手术耗材也能用的也会相对少一些,比如止血纱布等。
却说此刻,正在播放的画面中的手术实验室,灯光柔和而明亮,里面没有传统手术室忙碌的医护人员身影,唯有一台智能医疗手术台在运作。
旁边虽然也有人,也有外科手术医生,但只是负责观察,不会干涉手术,除非是出了什么意外变故才会介入。
病患志愿者被轻柔地安置在了手术台上之后,只见手术台内的高精度扫描仪迅速启动,快速扫过志愿者的身体,将肝脏及其周边组织的详细信息以数据云的方式采集起来,并在毫秒间传输至手术台内置的计算机核心中。
接下来的画面显示,手术正式开始。
只见一条手术机械臂从手术台侧面平稳伸出,前端的微型切割刀精准的靠近患者腹部预定位置。
随着切割刀开启,发出细微略带尖锐的嗡嗡声,那是一种高频振动切割技术,能在切开皮肤与组织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细胞的损伤。
切割刀沿着预设轨迹,以微米级的精度缓慢切入,每推进一毫,手术台内部的智能算法都在依据实时反馈的组织状态数据,动态的调整切割力度与速度。
仅仅数分钟,一道整齐平滑的切口便呈现了出来。
紧接着,另一条机械臂已经迅速就位,它的末端配备了一套精细的血管与组织分离装置。
该装置犹如一双灵巧的手,利用纳米级的抓取器和激光凝血束,精准地将病变肝脏周围错综复杂的血管与组织逐一分离。
激光凝血束在接触到血管时,瞬间释放出精确控制能量的激光,使血管断口处的血液瞬间凝固,避免了大量出血。
在分离过程中,手术台上方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实时捕捉着每一个细微动作,并将视觉画面传输至运算核心进行分析,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当病变肝脏被成功分离出来后,智能手术台迅速从无菌储存舱中取出匹配的健康肝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