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回程 (第1/3页)
当齐使结束了对“秦罗之争”的围观后,
他终于决定返回故土。
“出海至今,已经有三年了。”
“我乘坐的船只,也经受了足够的风浪,想来是可以远航至深海的。”
齐使对着前来送行的,他在秦国认识的朋友们说:
“齐秦两国,都是经历了战国烽烟的古老国家。”
“秦国开拓了域外这么广大的土地,不曾让诸夏的威名堕落,这是很让我钦佩的。”
“现在,也该轮到齐国,为诸夏的扩张做贡献了。”
“不管风浪如何巨大恐怖,齐人终将在海上扬起风帆,传播诸夏的荣光!”
他的朋友们听后,纷纷发出赞叹,“这是很远大的志向。”
“难怪吴国占据那么肥沃的土地,却不能与齐国在海上争锋。”
吴国的情况,
秦人通过跟汉朝的往来,以及国中某些神出鬼没的消息灵通人士,是有所了解的。
对齐国欺负吴国一事,他们更是支持。
毕竟吴国的作风,
比起当年商周之时吴太伯“断发纹身”还要让诸夏君子们鄙夷。
毕竟前者只是因为根基不稳,从而采取的无奈之举,等到后面,也恢复了诸夏的文质彬彬。
但吴国却是在击败统治了吕宋的众多蛮夷土邦后,主动选择了沉沦。
这怎么会得到立足域外,时刻都警醒自己,不能忘记祖先,不能抛弃根本的秦人认可呢?
所以,
在秦人看来,齐国如果能够将吴国吞并,那还是一件维护诸夏颜面的好事。
当然,
如果齐国强大之后,能凭借自己那强大又灵活的水师,给汉朝添堵一二,更会让秦人感到高兴!
谁让听到汉朝这个死对头逐渐强盛的消息,
会让秦国感觉打了败仗还要难受呢!
齐使不知道秦人那阴暗扭曲的内心想法,对秦人的称赞,他只是露出了骄傲的微笑。
然后,
齐国的使团登上船只,沿着大河一路驶向入海处的港口。
而何博,则是充当起了这段路程的热心船夫,免费为齐使摇动起了船桨。
他对齐使说,“我划船,是出了名的快!”
“而且你曾替我实现过愿望,现在就让我报答你的帮助,为你送行吧!”
齐使当然不会拒绝。
他站立在船头,迎着河面上吹来的微风,目光扫过两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