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新大陆(二合一) (第1/3页)
“感觉一直在追逐前辈的脚步呢……”
当再一次登陆一处小岛,并在岛上找到田仲舟在百余年前留下的踪迹时,苏广忍不住发出了感慨。
他那被海风吹沧桑的脸上,留起了长长的胡须,头发也十分杂乱,簪子歪歪斜斜的插在上面,
衣服破破烂烂的,就像一个野生的人类。
而在这样的苏广面前,一个来自百年前的石碑矗立着。
上面的文字有些粗糙和磨损,但还可以被辨认出来。
同样是落笔者,
同样的远行人。
而有如此缘分的原因,
也许是他们向东出海时遵循的教诲,得到的知识,都来自同一人吧?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渡过这么遥远的距离,来到这里的。”
苏广挠了挠头,顺手从上面抓下来一只虱子,用指甲让它残忍爆浆。
要知道,
在航行的这半年以来,齐国的船队可受了不少折磨。
而能平安航行到眼下,没有被大洋的风浪吞噬,跟某位很愿意透露姓名的鬼神,也脱不开关系。
就像当年支援田仲舟航海用的指南针一样,何博在知晓吕鹏的志向,以及齐国以后的发展目标后,便帮齐国的船队,做了许多准备。
除了告知对方海流的基本流向和规律外,
他手搓了几个大箱子,可以让放置于其中的东西,得以保存更久,不至于受潮发霉,腐朽败坏。
还让甘石这两位精通天文的老先生,编写了一本《牵星术》,好让行走于海上的人,可以通过仰望星空,分析自己所在的方位。
当然,
其中最重要的,
便是鬼神用无与伦比的工匠精神,雕琢出来的一块玉石。
不像之前那可以为鬼神进行实况转播的那块,
新的“通灵宝玉”的作用很是简单粗暴。
它会感知附近的水汽和风向,然后通过模糊的梦境,暗示苏广在不久之后,是否会有风暴到来——
而之所以为此,
一方面,是因为大洋远航,在当今之世,属实罕见,危险不能预测。
其次,则是因为何博也无法保证,自己的触手摸到大海神秘处的时候,会不会被其打断。
虽然大海对何博这个小子,一向是宽怀包容的,但考虑到其终究“深不可测”,何博还是不敢自大放纵,普信到对方头上。
所以,
这样的小玩意儿,作用最简单越好,其中积存的法力,也不能随意挥霍,以免到了重要关头,却失去了效果。
“这个可是神明开过光的!”
“可以保佑你在海上一帆风顺。”
在离别之时,何博将宝玉递给苏广,并对他如此强调。
苏广不知道为何友人在已经交给自己一块玉佩的基础上,还要再添一块,
但诸夏君子一向爱玉重玉,喜欢在身上佩戴许多珠玉,在走动之间,听那“环佩叮当”之声。
所以他接过了这小巧又美丽的负担,秉持着对友人的信义,一直随身携带。
而对何博所言的效用,苏广只当是一种祝福。
但时至今日,
他哪里会没有意识到那玉石的神奇呢?
船上的人也时常说:
“能够预知风暴,这实在是神奇至极!”
“我起初还担心这次航行,会一去不回呢,谁知道蒙受鬼神庇护,竟然活到了现在!”
“如果能成功返航,咱们肯定可以名留青史!”
而百年前的田仲舟,
得到的鬼神助力并没有此时的多,
他所乘坐的船只,也只是当时才在东瀛岛上,建立了一座简陋城邑的齐人修建的。
他是经历了怎样的危险,闯过了多少风浪,才能来到这里的呢?
他留下印记的时候,又是怀抱着怎样的感情呢?
他知道自己还有回程的机会吗?
他知道会有后来者跟上他的步伐,探索他遗留下来的宝藏吗?
也许是满怀期待的吧!
苏广这样想着:
如果对后人没有期盼,那田仲舟完全没必要浪费那么多精力,在石头上跟人“打招呼”。
“可能也是鬼神庇护吧!”
同伴同样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正用水桶打来小岛上珍贵的淡水,准备制作航行中难得一见的热乎食物。
听到苏广发出疑惑,他没有抬头,随口答道。
苏广也只回之一笑。
他走过去,跟同伴熟练的在地上挖出坑搭起灶,架上锅点上火,然后从船上取来发好的豆芽、风干的鱼虾,以及在上一个岛屿中,幸运获得的兽肉。
烟火飘荡起来,
有香气传播开,
这处荒凉的岛屿,忽然多出来了几分文明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