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京大中文系女神”和“哈工大数学天才少女” (第2/3页)
长的一串细分就能知道,现代科学的触角已经延伸太多,不存在什么“全才”,你把牛顿拉来也未必好使。
对了,卢薇不太懂计算机,只知道大致规则,她是从纯数学的角度切入的,数学家途径跳到计算机途径很常见,反过来就很难了。
于是王校长按照翟达预计的那样,拨出了电话。
半小时后,数学系的三个教授抵达,都是主攻代数方向,其中两个还给卢薇上过课。
王校长解释一番后,三个教授都觉得抽象
其中一个“绝顶境”强者推了推眼镜:“不管怎么说才六页,我们先看一看吧。”
哈工大的数学系实力,全国排名在7-10名左右徘徊(后世降低),不同的评判标准下最高到过第五名,还是很强的。
不过正在凋零中。
经济发展放缓导致人才吸引力降低,进而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最后影响到这所老牌大学的方方面面,这个故事已经说了许多次了。
上一代人的师资力量还是强的,但这一代人的学生没太多亮眼表现,十几年后排名进一步降低。
卢薇是数学系未来的希望,只是她太“乖了”,平时就老老实实上课,不要说课后交流,举手都从不举所以在三个教授看来,属于“未来可期”的普通本科生。
现在说大一证明了数学猜想感觉是“乌龙”的概率大一些。
三位老教授一边看,一边还要回应王校长的问题。
比如什么是《敏感度猜想》。
老教授道:“如果从纯数学角度,指的是布尔函数中,对于任意”
校长直接打断施法:“从非纯数学角度说吧,讲讲意义和难度。”
我能听懂还需要叫你们来?
“意义那这么说吧,计算机的所有逻辑组合,包括运算和电路都可以用布尔函数来表示,所以布尔函数的敏感度,对应的是计算机科学中‘数据处理效率’问题。”
老教授解释的时候,翟达也在认真听。
因为他一直很好奇
“意义就是‘可能’可以优化计算机数据运算和电路效率,简化对庞大数据样本处理的过程,使得复杂问题在确保结果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决策过程这个‘可能’就要看计算机学科怎么应用了”
“当然,和密码学、量子计算也有关系”
翟达忍不住道:“这么厉害?还能涉及到量子计算?”
这听上去直接朝着科幻的方向发展了呀!
老教授斟酌片刻道:“也不能这么说,数学的理论研究本就是超前于其他学科的,所以数学上的突破,反馈到现实应用,听上去都高端,甚至根本无法应用”
任何数学猜想悬而未决,就意味着所有已知手段都无效,那么在破解前难度自然是无法预计的,但根据数学家们倾注的精力、掉的头发数量,也大致可以推断
填进去的庸才越多,脱发越多的,自然越难。
横向对比,《敏感度猜想》的难度应该只是寻常,不是热门猜想,更不是世纪难题。
但,这TM是孤高的数学!即便是里面最末流的猜想,也是千千万万数学家一生的高光时刻
翟达和王校长两个门外汉不再打岔,耐心等待结果,三个数学教授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和设想中有些不同,翟达起初还以为,他们会不断提问卢薇各种问题,但实际上除了被他和校长打扰,三位教授一句话没再说过。
只是表情渐渐变得精彩,并且分别要了纸笔写写画画。
而且时间也很短,仅仅半个小时,卢薇研究了一个半学期的内容,就被看完了。
快到翟达怀疑小木头是不是真的搞错了
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居然如此简洁明了?”
“这是我十几年来,看过最具数学美感的论证了。”
“太厉害了利用了矩阵追踪工具核心运用居然是柯西交错定理!居然用这种方法来将矩阵特征值与子矩阵特征值联系起来而后扩展到N维空间”
敏感度猜想诞生才二十年,对于数学猜想来说还很年轻,但也意味着无数数学家的折戟沉沙,而卢薇相当于在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