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叫师叔! (第2/3页)
纪,那位见过的天才如过江之鲫。
那些自认为聪明绝顶之人,也不过是钱老需要低头才能看见的稚童。
仅仅是聪明,可不会是成为“关门弟子”的理由。
仅仅是心性,也不够。
唯有“认可”,才是唯一的标准。
话也说开了,翟达也就直言了:“因为老师的关系,我再按照原计划,去拜某位院士为师就不太合适了,不过我依然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大学的生活也远没有结束”
“我想也许学习模式可以延续,如果我需要某个领域的大师帮忙指导,再去恭敬的去求学问大致您懂的。”
王校长茶盖碗抹了抹:“可惜了,其实学校里不少院士在等着你去敲门呢,不过问题不大,我来协调,本就是一生一策,重点在学生,不在院士。”
最初给出这样优待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好翟达和卢薇,而不是给院士塞个状元增加牌面,先来后到、孰轻孰重,他不会分不清。
而且有那位做老师,翟达不缺所谓的指导,钱老没时间,下面的下面的下面还没时间么?
一句话调去中科院进修都有可能。
相对而言,卢薇的情况也比较特殊,数学系虽然没有全职在校院士,也有外聘院士。
但现如今的情况,卢薇一力扛起了哈工大数学系的门面,根本不用特意指认某人是老师,那全系教授都供的和宝一样,排着队传授呢。
院士只是个人成果,未必是好老师,有着整个数学系在背后支持,比单一某个院士指导还要强得多。
单个老师还要分个“个人资源”,现在是“全门派供养”。
最重要的是,卢薇作为天才又自律的选手,数学又是个特殊的学科,至少在30岁以前,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开疆拓土更合适一些。
卢薇经历《敏感度猜想》,参加了许多次研讨后,已经打开了眼界,正在寻找下一个目标。
翟达的第一件事,没有超出王校长的预料,轻松就答应了,而后道:“你刚才不是还有一件事么?说来听听。”
结果第二件事,就有点超常规了。
翟达沉声道:“其实前段时间,我注册了一家研究院。”
王校长:?
脑子里中译中转了一会儿:“你是说工商注册的研究院吧”
翟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