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一生都在“不足”中,一生都未有终点 (第3/3页)
“所以,我们在‘育人而以求真’,在‘成长个人而以承担社会责任’。”
“哈工大的究极问题,一直是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今日这方案,如果换一个成熟的、有建树的学界名宿来提,我会直接甩在他脸上,但偏偏来的是一个本科生,一个需要成长和育才的年轻人。”
“我们愿意给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支持,比如正在建设的哈工大创业园,比如学校老师的无偿指导,比如给创业大学生资金支持、引荐投资机构、申请国家基金,其实方向都是一致的,无非是其他人大多小打小闹,而你需要的更多罢了。”
“所以在我看来,只要你的这个什么研究院,是从工业、产业出发,是未来有机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那么对你提供帮助和便利,便是我们的职责,和本科生,我不讲利益,只讲培养。”
翟达也起身,走到了校长背后,和他一起望着那校园。
曾经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大学,如今也已经印刻在了脑海里,也被印刻了翟达的痕迹。
“那您的意思是?”
王校长转头道:“设备的申请可以,但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实验室规则,必须在监督和指导下使用,不得与国家项目、重点实验室抢着用,维护和折旧就不需要了,耗材自己准备或从学校购买都可以。”
翟达沉声道:“那您有什么要求么?”
“要求?”
王校长笑了笑:“我给你开这个后门,已经是开了特例、用了特权了。”
“那也就只有不求回报,才能干干净净,除了你自己开口的那个所谓学术冠名,你母校没什么要求,非要说的话”
王校长拍了拍翟达的肩膀:“就是我之前说的,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你的起点太高了,高到超过了许多人的终点,但也因此,你永远望不见终点,成为钱老的学生,会使得你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还在‘不足’的阶段,毕竟你那位老师太高了。”
“加油吧,若以那位为榜样,一辈子太短,白首也未必能项背。”
从校长室出来,室外艳阳高照,翟手搭凉棚看了一眼。
心情也有些激荡波澜。
以老师为目标,白首犹恐不足么
但校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路,一人有一人的山峰。
山顶上的巨人久久等不到后来者,但也许对面的山头,会有后辈和他遥相招手呢。
亦或者是一群人,一群强大的年轻人,携手走上了新的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