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83章 天命护汉,刘封单臂擒全琮

第83章 天命护汉,刘封单臂擒全琮

    第83章 天命护汉,刘封单臂擒全琮 (第2/3页)

    “此贼倒是谨慎。”

    潜伏在此地的李平见行踪难以掩藏,遂放弃了等全琮引兵过去一半再断其中路令其首尾不能兼顾的想法,直接引兵杀出。

    “大汉副军将军麾下,牙门将李平在此,全琮小儿,何不早降!”

    李平直起身来,持枪大喝,左右丘陵坟墓潜伏的汉兵也纷纷显出身形,旌旗招展,喝声如雷。

    见到李平的伏兵出现,全琮暗暗松了一口气,不由冷笑:“若是我因疏忽大意被贼兵拦腰截断而首尾不能兼顾,或许还会畏惧三分。”

    “如今埋伏被我识破,怎还敢在我面前猖狂?众人听令,立功就在此时,破了这支贼兵,我亲自在吴侯面前为尔等表功。”

    众军校暗道庆幸。

    若非全琮谨慎,必遭汉兵埋伏。

    黄昏时分,一支不作防备的兵马骤然遇到伏击又被拦腰切断首尾不能兼顾,那将是一场灾难!

    众军校对全琮更生佩服,又见全琮遇伏而不慌,一个个勇气倍增,一个个喝喊着冲向汉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

    吴兵虽勇,汉兵更猛。

    李平带的这三千兵马大部分都是关羽分拨的荆州军。

    单论体格,荆州籍的汉兵跟江东籍的吴兵都是南方兵,差距并不大。

    可论士气,这差距就很明显了。

    关羽在分兵时将心志最差的送去了房陵,其次的带去打陆口,心志最强的送到麦城,而送到麦城的又经过刘封“探亲去留”的筛选,最终剩下的都是一群深恨孙权不愿妥协的哀兵。

    这也是刘封敢带荆州籍的汉兵来江陵城的原因之一,刘封当初对于禁说的那句“我这营中兵马可都是一群哀兵,正愁没地方撒气”不是随口说说。

    倘若这些汉兵不具备哀兵之势,刘封也不敢如此的托大。

    李平这支汉兵见了全琮这支吴兵,悲愤之意如大潮一般翻涌而来,“杀吴狗!”的嘶吼声此起彼伏。

    而李平在埋伏前又向一众汉兵灌输了“生擒了全琮就能夺回江陵”的概念,让这群汉兵的杀意更是凶猛。

    都不用李平带头,就有悍不畏死的汉兵死命的往全琮的中军大旗冲杀。

    汉兵的凶戾,看得全琮一阵头皮发麻。

    自恃兵多且又识破了李平埋伏计的全琮,一心想灭掉李平这支兵马,却发现李平这支兵马异常的悍勇。

    全琮不由想到了丁奉、徐盛、马忠今日攻寨不顺,猛地一拍大腿:“大意了!这是群精心挑选过的哀兵!”

    看着越战越勇的汉兵,全琮不敢再战了。跟一群红着眼睛悍不畏死的哀兵打?

    那不是纯纯的找虐吗?

    “撤!”

    全琮急令停鼓,又急促的鸣金。

    也是全琮决断及时,若再晚点鸣金,这几千吴兵都得自个儿溃败了。

    听到鸣金声,众吴兵纷纷掉头,跟着全琮的将旗就跑。

    眼见到嘴边的鸭子就要飞走了,李平心中也是焦急。

    埋伏计没成功,未能成功将全琮的兵马分割;凭借哀兵之势在士气上刚有优势,全琮竟然直接就跑了。

    好歹你也是个主将,留下来跟我分生死啊!

    “全琮小儿,何故逃跑?”

    李平急声大呼,周围的汉兵也是纷纷大呼。

    一时之间。

    喝问“全琮小儿,何故逃跑?”的吼声此起彼伏。

    前方奔逃的全琮气得五脏六腑都是火气,只感觉一口心血就要涌上喉咙。

    “今日之辱,来日必报!”

    全琮没有被愤怒冲昏理智,这个时候停下来跟发疯似的汉兵厮杀是极为不明智的。

    一时的胜败算不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