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邓艾偷渡黄河,刘封斩曹彰(求票) (第2/3页)
。
虽然心中有疑惑。但曹彰也不敢疏忽大意。
一面指挥御守,一面派遣督战队,避免有潼关守将偷开关门投降。
潼关外。
邓艾来见刘封,请命偷渡黄河、迂回潼关后方。
对此。
刘封没有立即同意,而是反问道:“如今黄河虽然结冰,但骑兵能否通过尚且不知,一旦冰层厚度不够,不仅偷渡会失败,更会损兵折将坏孤军心。
即便孤器重你,为了明正军法也会秉公处置,你二人可想清楚了?”
邓艾誓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末将,无悔。”
刘封本也有迂回之意,见邓艾主动请命,又心志坚决,遂应道:“既如此,孤将诸葛连弩都配给你麾下突骑义从,莫要让孤失望!”
邓艾更是激动。
同时也感受到了肩膀上的重担。
诸葛连弩是汉军中的机密军械,一旦邓艾败了,诸葛连弩也会被魏军缴获仿制。
损失可不仅仅是不能攻破潼关!
“末将,定会,不辱,使命!”邓艾语气坚定。
虽然都是突骑义从的主将,但邓艾比石苞更喜欢冒险。
为了能让邓艾奇袭成功的机会更大,刘封又让石苞配合邓艾,自两千突骑义从中挑选了八百最勇猛的义从,皆配上了诸葛连弩。
随后。
在刘封的目送下,邓艾带着干粮饮水,与八百突骑义从前往黄河西岸。
“殿下,你觉得士载能成功渡河吗?”
“能!”
“殿下为何如此肯定?”
“若连孤都不相信,谁又会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短短的几句,既显示了刘封对邓艾偷渡黄河的信心,又显示了刘封的用人风格。
既然用了就不能质疑,哪怕最终失败了,也只应了《武经总要》那句:冬渡黄河,三分靠力,七分靠天。
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预判冰情与天气,辅以情报误导,方能在史册上复刻“冰河铁马破潼关”的战例。
刘封的信任和支持,也给了邓艾及八百突骑义从的信心和决心。
邓艾很是谨慎。
在抵达黄河西岸后,就派斥候“试冰”,若是冰层的厚度不够就得改用船只,只不过改用船只会增加三到五日的耗时。
不仅会提高奇袭的风险,还会增加补给的困难。
邓艾带的只是干粮,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消耗。
“将军,冰层可渡!”
斥候的回报,让邓艾悬着的心也平稳落地。
“天时,助我。渡河!”
邓艾没有半分的迟疑,眼中更是闪烁了渡河的决然。
有天时相助,邓艾这八百骑顺利渡过了黄河,抵达了河东的蒲津。
蒲津的魏军根本没料到会有骑兵会在这个时候偷渡黄河,曹彰战败的消息虽然送往了洛阳但并没送到河东。
再加上张郃死了,蒲津的守军也没得到张郃提防汉军偷渡的军令。
兵贵神速,打的其实就是信息差。
因为信息匮乏以及传递不及时,就会导致守将出现严重误判,这是奇袭能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除掉了蒲津的守军后,邓艾只是短暂的进行了兵马的修整,又沿着黄河北岸东进南下风陵渡。
沿途八十余里地势平坦,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刘封的正面强攻吸引了曹彰的注意力,让曹彰误以为刘封是想与潼关的守将里应外合,让曹彰误判了刘封的真正杀招。
风陵渡与潼关隔黄河相望,水流缓慢,虽然也有结冰,但因为距离潼关近,曹彰在风陵渡对岸也部署了兵马提防。
虽说曹彰在潼关的兵马不多,但邓艾这八百骑若是直接渡河也未必能击败曹彰,倘若奇袭失败,那就前功尽弃了。
再三衡量后,邓艾选择了在夜间渡河。
夜间渡河,虽然奇袭效果更佳,但冰冷的寒风远胜于白日,非一般军卒能忍受的。
好在邓艾有优势。
这支突骑义从本就常年居住在漠南,御寒能力是要远胜于中原军卒的。
再加上这群突骑义从又是刘封厚养的猛士,鲜卑人中的“贱民”,渴望立功翻身。
而这八百骑又是突骑义从中最悍勇不怕死的八百人。
天时和人和,邓艾都占了。
“或死,或生,当在,今夜!”
天空中朦胧的月色映照在冰面上,邓艾为了振奋军心,率先第一个策马踏上了冰面。
为了奇袭的效果,邓艾是没有派斥候“试冰”的。
换而言之。
若冰层不够,冲在最前头的邓艾,极有可能直接因为冰层破碎而坠入黄河。
邓艾身先士卒的狠劲儿,也感染了身后的突骑义从。
主将尚且不畏死,军卒又何畏死乎?
八百突骑义从忽然渡河,直接将风陵渡对岸的魏军给吓懵了。
大半夜的,就这么直愣愣的冒着寒风来了?
你们是不要命了吗?
将岸边的魏军杀散后,邓艾没有继续向潼关进攻。
兵法有“渡河不攻城,隔河锁咽喉”的说法,目的在于震慑而非强攻。
渡河的虽然只有八百骑,但没渡河的也可能有八千骑。
虚张声势,更容易令潼关守军弃关而逃。
到了天明。
邓艾偷渡黄河迂回到了风陵渡对岸的消息传到了潼关。
不论是曹彰还是张郃旧部,皆是惊骇莫名。
“汉军偷渡了黄河?蒲津和风陵渡的守军都是群废物吗?”曹彰气急败坏,丝毫没有责怪自我战术失误的觉悟。
若非曹彰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防潼关将士偷偷投降刘封,转而忽略了刘封派遣骑兵偷渡黄河这个可能,邓艾也不会如此顺利的偷渡黄河迂回到了潼关后方。
真要论委屈。
蒲津和风陵渡的魏军才是委屈,一觉醒来就成俘虏了,我们找谁诉苦去?
好歹来个人提前告知曹彰兵败张郃身死,我们也能有所戒备,谁会在曹彰和张郃未兵败之前去提防汉军偷渡黄河啊?
刘封打的就是个信息差,料定曹彰不会将兵败以及张郃身死的消息向蒲津和风陵渡宣传,毕竟宣传后反而有可能让蒲津和风陵渡的魏军被策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