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0章 阴阳 (第3/3页)
是想以之分别练成阴和阳两道法则的,但就在思索日月轮转,天气阴阳之后,他又忽然有了新的打算,他能否将阴阳看成一个整体。道德经中有言“万物抱阳而负阴”,太极图中也有阴阳眼,而无论是之前的日月轮转,天气变化,其实都在这个框架之内。
阴阳可以是一种现象,更能算作是一种哲理。
在此世,或许得说是天地至理。
丁林化用前世的思维思索,以他如今的境界,一个念头便可以推演出无数,有了大概的框架和轮廓,模糊的概念很快便清晰了起来。
他仍旧将阴阳看做一体,得出了阴阳哲理的特点,共有三个:统一、对立和互化。
在思维上它是算筹和占卜不可分割的玄节点。
它是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
丁林按照易学思维理解,概括而言。
阴阳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阴阳相冲化万物,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即可从万物万事之间领悟到一丝阴阳之理。每个人对领悟后,都有不同的见解,因为万物存于阴阳之道。
丁林又想起了前世所读的许多书籍,那时一知半解,现在却都能在其中窥见阴阳的影子。
阴阳一词,实在是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
丁林再做归纳,将他简单笼统分为:阴阳对立,阴阳相冲,阴阳转换。
思维到此为止,极境升华。
丁林不知道这般笼统,能否生出法则,但他已经将自身的推演理解运用了到了极限,这些便是他理解中的阴阳。
下一刻……
“轰隆隆!”
内景洞天中竟然有雷声响起。
这是丁林第一次凭借自己,也不能说是全凭自己,他只是站在了前世无数伟人的肩膀上勉强做出归纳总结。
但看样子,天地是认可了。
一道锁链从虚无中探出,悬在金丹之侧,只比空间法则略低了一点点,空间法则有三节锁链,这道新成型的阴阳法则,也只有三节半。
这意味着,阴阳在法则中的地位,只在四大至强法则之下,已经足够直指大道,是可以作为核心用作修成大罗的大道至理。
而这一次,丁林最大的收获却还不是领悟了这一道阴阳法则,而是隐约间,他明白了法则间的某一种规律,所谓三千法则,其实不过是事务的一面面不同角度。
越是完善法则的等级便越高。
诸如生机,大小之类,便是这个时代凡人中的智者都可以理解的,便是下位法则。
而往上一些水的柔弱,风暴的剧烈,水化冰,云落雨,这些涉及自然变化的,这个时代凡人不可踹度的,便是中位法则。
而中位法则还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它的片面性,只能描述事务的一面。
当中位法则丰富了自己的片面后,便成了上位法则。
如阴阳,或者是空间、时间、因果,它们无疑都是极其完整的。
或者多个片面可以组成一个完成的闭环,也可以算作上位。
诸如五行流转,四象更替。
但这些在上位法则中就只能是敬陪末座了。
这些感悟,一一浮现在心里,是隐形的财富。
修行,便是逐渐追寻真理的过程。
所谓的三千法则,其实殊途同归,它更像是一个从上而下的体系,彼此并不是绝对的独立,而是相互依凭。
丁林终于明白为什么道祖仅用天罡三十六变就诠尽了三千法则。
但此时,更为重要的是,先突破太乙。
不仅是外面的额威胁,便是体内也是处处危机。
丁林收敛住思绪,明悟了这许多,他觉得自己又充实了,而有了这些作为底蕴,对于突破太乙无疑也能加上些成算。
空间、生机,还有那一道代表水柔软一面的法则,这三道法则被摒弃一旁。
只用作突破时维持金仙的境界。
丁林的念头悬在大日金丹之旁。
将要突破之时,情绪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一念起,九道法则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