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捷,大捷! (第2/3页)
足三千人,难以全歼日寇,不过此战,也使日军主力受创,短时间内恐怕日军不会再向开城进攻。聂士成部大胜当日,左宝贵、马玉昆等率部赶到,目前一起驻防开城。”
光绪也不答言,仔细阅览奏折,聂士成详细禀奏了如今中日在朝鲜的战局,如今我军大胜,臣意押解大岛义昌等战俘回朝,以彰显天国威严,挫倭人猖狂之心。有青年才俊张毅者,管鲍良才,天与大清,每出奇谋,必建奇功。望陛下重用之,他日比如文正公、文襄公再世,为大清栋梁也。今日军虽遭败绩,然在朝部队已经超过三万,且一再增兵,两个月后,兵力将逾五万,大有侵吞整个朝鲜,窥伺关外之意。我军在朝仅万余人,兵力相差悬殊,臣虽有死战之心,然恐负陛下殷切之望,惶恐之至。惟盼朝廷急调援军入朝为要,不然一旦城破,日军长驱直入,大清龙兴之地有覆卵之危,请陛下圣裁……
光绪大喜之后,渐渐冷静下来,聂士成大胜固然可喜可贺,重赏褒奖也是应该,不过看聂士成所言,朝鲜战局并不乐观,日军驻军已过三万,且不断增兵,清日兵力悬殊,恐怕聂士成再有智谋,也难有胜算。
“皇上。”兴奋中的翁同龢看光绪帝脸色开始还一脸兴奋,慢慢的竟然有些阴沉,心中有些不托底,轻声问道。
光绪问道:“翁师傅,你可看完了这本奏章?”
“额”“皇上,老臣拿到这部奏章,仅仅潦草扫了一眼,就急忙过来向皇上道贺,还没有来得及详读……”
光绪帝叹口气道:“翁师傅,此事喜忧参半啊。聂士成在奏折中言道,如今虽然我军大胜,然日军驻朝部队已逾三万,且依然在不断增兵,两个月内兵力将达到五万,如果形势一直如此持续下去的话,明年年初,日军在朝大军将有可能突破十万。聂士成部加上左宝贵等部所有部队,也不过一万六千余人,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如此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