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三十三章 “挑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第1/3页)
吴浩忽然笑出声,笑声在空旷的会议室里荡出回声:“还记得三年前刚建基地的时候吗?齐工为了测光伏板的抗风性,在沙尘暴里绑了整整一夜;小蕾把电池样品塞进自家冰箱,被爱人骂了一个星期;魏兵带着弟兄们给设备搭防护棚,手被铁皮划得全是口子。“他起身走到窗边,远处的智能能源中心仍亮着指示灯,像一片沉默的星群,“那时候我们连犯错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却能坐在这里挑错——这本身就是进步。“
张小蕾把平板转向众人,屏幕上跳出固态电池穿刺测试的慢镜头。钢针穿透壳体的瞬间,电解质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立刻凝固:“工业级电池的安全报告里写着'穿刺不爆炸',但没提低温下的壳体脆性。去年那辆侧翻的巡逻车,电池壳其实裂了三道缝,只是没被发现。“她的声音低下去,“张副总问零下40℃能不能用的时候,我心里是虚的——可可西里的测试只做了15天。“
魏兵忽然从墙角拖过一把椅子,椅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生物实验室的密码系统该换了。赵博士展示的耐辐射菌培养舱,用的还是六位数字密码,防不住专业黑客。“他翻开笔记本,上面用铅笔标着三个星号,“还有边防哨所的通信中继,咱们的加密模块和部队现有设备不同步,这在实战中就是睁眼瞎。“
齐广坤的手指在光伏板测试报告上重重敲击:“上午调试储能集装箱时,我让工作人员把荷电状态调到95%,就是为了展示浮充模式的稳定性。但真实的光伏电站很少充到这么满,我们是为了数据好看,刻意设计了工况。“他望着窗外的光伏阵列,那些蓝色板面向着夜空,像一片沉默的谎言,“周院士说我们'把技术拧成了一股绳',可这绳子里藏着多少我们自己打的结?“
“林溪他们的'沙行者'机器人,抗干扰测试只做了电磁炮场景。“吴浩忽然想起下午那个戴眼镜的实习生,演示避障功能时额角的汗珠,“但昆仑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