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开始远徙 (第3/3页)
席子上,说自己是刘羡的副手,迁民一事由自己完全负责后。拔拔彻立刻旧事重提,说要贱买城内的物资。刘琨自不同意,问过郤安的意见后,坚决要求按原来的价格进行商议。
拔拔彻听到这里,终于忍耐不住,大为恼火,他起身用鲜卑语骂道:“不识趣的东西,得罪了我们鲜卑人,你不怕掉头吗?!”见首领起身,随从们争先拔刀而起,明晃晃十余把刀刃在刘琨前后左右舞动,这就好比在争食的乌鸦中丢入了石头,惹来鲜卑人一片喧哗。郤安见此架势,都吓得脸色煞白,不禁微微低头,不敢与他们直视。
而刘琨却不为所动,他镇静自若地说:“我们天朝华夏数百年,从来没听说过要怕什么鲜卑人,只知道两件事,对客人要仁,对朋友要义。”
“我是觉得拔拔兄与我等是朋友,所以才在这里谈买卖。若是拔拔兄认为我们是欺软怕硬的草包,想要用这种方式趁机羞辱我们,那我们也是有自尊的人,绝不会就此退让。”
拔拔彻听了这番话,又见刘琨自始至终言谈自若,这才平息了下来,纷纷把刀插入刀鞘,坐下来相互议论交谈,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好像在集市一样。
过了一会儿,拔拔彻用汉话问刘琨道:“您这么镇静,想必是经历过战场的人吧?”
刘琨笑而不答,撩起袖子,给他们看自己手上练剑的老茧,还有手臂上被刀剑划过的伤疤。拔拔彻看了,顿时大为佩服,当即说道:“男人有伤疤,那就是女人有标致脸蛋,这样看就顺眼多了。”鲜卑人们对刘琨又多了几分钦佩。
到了这时,拔拔彻终于改变主意,他对刘琨说:“英雄到了哪里都是英雄,我们看安乐公是英雄,没想到安乐公麾下还有英雄,我们鲜卑人是敬佩英雄的。这样吧,我们各退一步,按以往八成的价格买卖如何?”
刘琨笑着点头,于是双方达成协议,拓跋鲜卑将在十日之内,用四千余匹骏马,来换取夏阳县内所有的豆豉、豆酱、石磨、铁器、陶瓷、纸张等商品。
只是在达成协议以后,拔拔彻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饶有兴致地继续和刘琨谈论道:“您认为,以安乐公的实力,真的能实现这个计划吗?”
刘琨莞尔,他反问道:“怎么?您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吗?”
拔拔彻在夏阳这么长时间,自认为对汉人已经非常了解,故而他理所当然地说道:
“如果在草原上,几十万人的迁徙稀松平常,自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我知道,你们中国人安土重迁,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就像鸟儿擅长飞,马儿擅长跑,各有各的习性。但要是相互交换,那却是万万不能的。我不觉得你们能做到。”
“没什么不能做到的。”刘琨对拔拔彻道:“我们华人的性格并非是恒久不变的,而像是河水一般,遇到缓坡就流淌,遇到悬崖就飞泄。如果说有什么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
拔拔彻等人将信将疑,不过目的既已达成,他们也就不再过多滞留。只是当他们出来的时候,正好撞上了浩浩荡荡的远徙队伍。
饱餐一顿后,第一批移民们已经踌躇满志,他们大约有五万余人,在向导的引导之下,开始缓慢而又坚定地向西南方前进。仅仅一个上午,他们就已经越过了眼前的夏阳城,逐渐向梁山内深入。
因为前几日下过雨的缘故,酷热的阳光照射下,此时天边有一条长长的彩虹,展开七色的双翼,挂在西北面的天空,也横亘着跨过了地上的街道、城市与西北面漫无边际的山林。
而这就在眼前走过的地上的人群,像一条长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这不也是一条绘于大地上的长虹吗?移民们大概也有相同的感觉,他们看着头顶的彩虹,走在闪着光斑的凹凸路面上,更加确信自己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