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神经战 (第2/3页)
话,似乎也印证这个家族在大事上,都是听陈光良的,子女也习以为常。
“行,哪里留学都是理论的最后修行,出来工作,便是实际的修行。”
陈光聪好奇的问道:“哥,你就这么想他们加入家族企业,我觉得你比我年轻不少呢!”
似乎大哥一直对这些子女侄子女,很是期盼大学毕业,加入家族企业的那一天。
陈光良意味深长的拍拍弟弟肩膀,说道:“有原子弹,和用不用原子弹,是两个概念。我希望能做他们的靠山,我又何尝不是把他们作为我的靠山。哪怕是你,不也是我的靠山么!”
陈光聪认真的说道:“实际上,我们是家族的团结,大家紧密的团结在哥这里。”
陈光良点点头,没有反驳!
他想到一个兄弟团结的事情,前世陈曾熙死后,并没有直接交班给儿子,而是交给弟弟陈曾焘;而陈曾焘稳定企业几年后,再交给侄子。
这样的接班,避免了企业的波动,也是兄弟感情的深厚,两人在五十年代就一同创业。
而自己的弟弟,那是自己培养起来的,自然更有感情。
元旦过后。
陈光良来到平安银行大厦的办公室,他现在只需要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布局全球的商业。当然,他也会偶尔去海外考察,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
靠在皮椅上,陈光良想着这一次他在‘物资’上面,获利能差不多达到5000万港币,简直就像抢钱一样。
仅奥门仓库囤积的物资,就获得一千万港币出头的利润,而且陈光良心安理得,毕竟那批药品绝对保真,而且都是救命药;另外的物资,也是急需的东西。
还有一些物资,例如将军澳那边的钢铁、塑胶等,则是卖给香港的走私商,并不直接和内地交易。
本身这些物资囤积在香港,其价值已经就是涨了一倍,毕竟美国在海外源头就已经封锁。
赚了5000万很轻松。
但更值得高兴的事,环球航运的这一波发展,一举成为一家年盈利在七八百万美金左右的大企业。
不过一年盈利八百万美金,看似很多,实则对于发展航运来说,这点钱也不算多。
环球航运目前40艘船,主要都是二手船,而且30年龄的船居多,甚至还有35年龄的船,5~10年就可能报废了。
一艘自由轮的造价,可能就是180~220万美金,但一艘二手的自由轮,目前也就七八十美金。
英国造一艘万吨的货轮,价格高达200万美金;而购买一艘万吨的二手船,30年龄的老船,价格也就五六十万美金(涨过价了)。
这中间的差价,是相当的大的。
环球航运的船队,总价值也就1200万美金左右,仅价值英国造的6艘万吨货船。
而油船更贵,入门更加的难!
此时台岛的招商局,也仅四艘甲型的二手油轮,实际上已经不足以台岛的石油需求,但又很难拿出资金造游轮。
一艘万吨多的油轮的造价,差不多要500万美金!
昂贵如斯。
如果日本造船业发展起来,全球整体的造船成本就会下跌不少。
而且造船的成本,未来不会再高上前,很简单,有些工业产品,不会随通货膨胀,而价格持续上涨。
由于世界炼钢的技术及相关的成本,导致这个时代的钢铁成本很大。
“哥,你找我?”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对了,小虎那边,他跑北边的路线,要懂得见好就收。包括运输内地货物,也要见好就收。你去劝劝他吧?”
“好,我马上给他讲!”
“嗯,毕竟要是真上了美国的黑名单,他以后做什么生意,都会不方便的,不要贪心。”
“是的”
前世曹文锦就上过黑名单,后来只有跑到马来西亚搞农业一阵。
相反赵从衍见好就收,并没有经历太大的磨难。
杨小虎现在做的事情,虽然不会连累陈氏家族,但陈光良也不想他以后自绝前程。
年前,陈光良孤身一人,来到杜月笙的住处。
他是受邀前来,杜月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