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扩充地盘 (第2/3页)
贡的分行情况,如何?”
目前,平安银行实行的是——香港--新加坡--西贡的东南亚三角金融布局。
叶熙明当即说道:“我们在新加坡拥有500多个往来客户,存款550多万西贡方面”
西贡就是南越,目前还是安全的,只需要60年代撤退即可。
陈光良点点头,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毕竟不是本地的银行,他们也才进入这两个市场才1年多。
至于平安银行目前的资产值1.18亿,那是因为此时的物业价值被低估,等到朝战结束,应该能达到1.8亿以上。
而且目前一年的利润,已经接近600万,显然已经是在高速成长。
接下来。
陈光良说道:“今年,平安投资继续投资工业地皮、商业地盘、香港证券,以及新加坡、日本的物业,整体发展除了坚定立足香港外,还需要朝海外发展。”
众人纷纷点头!
此时陈光良觉得,既然平安投资的信托部,已经管理成熟。将来,没有必要再把这个部门卖给长江地产。
等到后面,将旗下的商业地盘,建成10层以上的工业大厦,再投资一些商业大厦,这完全可以作为平安投资的长期投资;同时,海外的发展也是如此。
平安金融集团发展到今天,不仅已经可以和汇丰、渣打竞争,而且还无需担忧‘银行挤提’,因为平安银行和环球集团、长江实业集团等兄弟企业,形成了一个‘财团’,且还有陈光良个人的资金在担保。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信誉的问题!
“老板,郭春秧后人有意出售北角英皇道的‘月园’,这幅地皮占地面积为18.7万平方尺。我们要不要买下来,作为长江地产的储备地皮?”
长江地产的副总经理严宽,走进来汇报道。
‘储备地皮’这是陈光良在公司常说的一句话,长江地产要重视‘储备地皮’。
目前,长江地产在香港的住宅楼盘,占地面积在约160万平方尺。
看起来不大,也就这个‘月园’的八九倍。
但实际上,长江地产目前持有的住宅楼盘,都是真正的‘市区’,例如这个区域有长江地产的十几幢唐楼,占地面积2万平方,那么将来并楼后,这2万平方就可以修建一幢三百个住宅左右的大厦。
陈光良说道:“月园位於北角的月园街(皇都戏院旁),除一般游戏设备外,并设有一间天星戏院,这一带是被称为小上海的北角住宅区,颇为热闹。”
严宽佩服老板的记忆力,香港大大小小的街头,就没有他不熟悉的,甚至能精确到建筑物。
他回道:“是的,如今郭春秧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家产,无心经营,就决定将这个物业卖出。”
陈光良点点头,这个郭春秧他也是熟悉的,是一代“爪哇糖王”和大茶商。
其产业巅峰时期,在香港,他开办“锦”行号,在厦门开办了“锦祥行”,新加坡也开办了锦祥行、锦茂行,随着经营的扩大,其财富也迅速累积起来。
1888年,郭春秧到台湾拓展糖业时,发现发展茶叶的潜力,开启了由“糖王”向大茶商的角色转变过程。在台湾经营茶叶贸易后,1900年,郭春秧携带乌龙茶赴巴黎万国博览会参展,获得茶叶金奖之殊荣,轰动了整个华商界.
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赢家。19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爪哇糖业崩盘,令郭春秧深受打击,当时仅有“包种茶”是赚钱的。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况下,郭春秧不得不宣布印尼的事业破产。1934年春天,郭春秧到台湾巡视公司,因染上重感冒而一病不起,后于1935年1月19日,病逝于“锦茂茶行”,享年77岁。
郭春秧死之前,其最重视的长子先他一步死亡,对他打击也挺大;果不其然,他死之后,剩下的三个儿子并开始争家产,败坏祖业,郭春秧家族也走向没落,好在有香港北角的“春秧街”,使他的名字不至于被历史所遗落。
晚年时,与黄仲涵一样,郭春秧也在厦门鼓浪屿兴建别墅。1921年,他成功竞投香港北角发电厂旁边的一块填海土地,准备兴建糖厂。但后来“深港大罢工”,令时局不稳,加上国际糖价下挫,郭春秧决定另觅生路,将填海的土地转为地产开发。上世纪30年代,他兴建了一排40间的相连楼房,即老辈人说的“四十间”,此后陆续开了近300间店铺,当时政府就把其中的一条街命名为“春秧街”,以表彰他开拓北角的贡献。
“去谈吧!谈下来后,月园可以暂时经营,但要将黄、赌、毒彻底清理,绝不影响有半点乌烟瘴气的东西。”
“明白”
严宽知道,老板从经商一来,就从不涉及‘害人’的玩意。
月园,当年自称:“本园为远东空前伟大之游戏园夜总会”,占地187,000方呎,耗资港币600多万港元建造,单是砖石及混凝土已耗费80万港元,建筑期6个月,最初三个月每天1000名建筑工人;最后三个月每天2,000名建筑工人。营运时需要350至400位职员。
在1949年12月22日(星期四)的下午3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