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94章 电子产业的发展

第494章 电子产业的发展

    第494章 电子产业的发展 (第2/3页)

部门,以“电子消费”为核心,在收音机、录音机、街机等领域多点开花,与另外三大集团共同撑起香港工业产值的 10%,贡献的利润占比更是高达 15%——1970年长江工业集团净利润近 3亿港币,远超汇丰银行 2亿出头的盈利,成为香港商界名副其实的“利润王者”。

    此时香港的地产虽然已经开始很赚钱,但实际上在七十年代以前,香港开工厂还是更赚钱一些。

    这一天,陈光良带着长子陈文恺走进美的电子大厦,从车间到会议室,每一处都透着蓬勃的研发活力。

    彼时的美的,产品矩阵已颇具规模:收音机月出口量突破 30万台,让香港坐稳“全球第三大收音机生产地”(仅次于美国、日本);录音机凭借领先的技术,在海外市场与索尼、三洋同台竞技;电话机采用海外定制芯片,性能跻身世界一流,成为美国五大通信运营商的稳定供应商;而 1970年底推出的“乒乓街机”,更是以“现代电子游戏机开端”的身份引爆全球,尽管美日媒体酸溜溜地声称“核心技术来自美国工作室,香港仅负责生产”,但“街机起源于香港”的事实,早已被市场认可,成为香港电子产业的“骄傲标签”。

    “陈生、小陈生,这是我们研发的随身听样机。”美的集团总经理杨宪成迎上前,手中捧着一台比巴掌大的设备——机身呈银灰色,侧面设有播放键与音量旋钮,顶部预留了耳机接口,虽略显厚重,却已初具“便携音乐设备”的雏形。

    陈光良接过样机,熟练地将其别在皮带扣上,戴上配套耳机按下播放键。清脆的音乐流淌而出,却带着明显的杂音,音质、机身尺寸与电池续航,都与理想状态相去甚远。

    “问题很明显,”

    他摘下耳机,语气平和却精准点出核心缺陷,“音质不够通透,高频部分有失真;机身重量偏重,尺寸偏大,长时间佩戴会勒紧皮带;电池续航最多坚持 45分钟,离‘随时随地听音乐’的目标还差得远减掉录音功能和扬声器,加上高保真音质。.”

    站在一旁的二十余名工程师屏息凝神,认真记录着建议——这支团队一半是海外留学归来的电子专家,另一半是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学院的本土毕业生,而这两所院校的电子工程专业,正是靠着陈光良家族多年的资金扶持,才得以在 60年代快速崛起,为香港培养出第一批本土电子人才。

    “随身听的技术门槛,对能造收音机、录音机的我们来说,不算难以逾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的精雕细琢,追求个人娱乐的舒适体验.”

    前世索尼推出 Walkman时,正是基于现有录音机技术快速改装,仅用半年便实现量产。如今美的的录音机技术虽不及前世七年后的索尼,但只要针对性优化,完全能在近几年推出成熟产品。

    陈光良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工程师,“你们要记住,这款产品的核心是‘便携’与‘沉浸’,要让用户能‘戴着耳机走在路上,仿佛置身私人音乐厅’。一旦研发成功,全球市场都会为它买单。”

    工程师们瞬间燃起斗志。

    他们深知,陈光良是对未来趋势的精准预判——从街机到随身听,每一次布局都踩中了电子消费的风口。

    杨宪成当即下了军令状:“我们马上成立专项改进小组,优先攻克音质、轻量化与续航三大难题,专利申请同步推进,争取3年内完成技术积累,同时实现量产。”

    考察完随身听事业部,陈光良在会议室召集美的管理层与核心工程师,抛出了一个新议题:“大家对电子手表怎么看?”

    杨宪成立即回应:“集成电路兴起后,电子表产业已经起步。英特尔最近正在洽谈收购 Microma,显然是想凭借芯片优势切入这个领域,野心不小。”

    其他高管与工程师也纷纷补充,有人提到日本厂商已开始投资,有人指出传统机械表企业对电子表仍持观望态度,市场尚未形成流行格局。

    陈光良听完,缓缓说道:“美的也要入局电子表领域。”

    话音落下,会议室瞬间安静——在场众人都清楚,电子表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