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97章 上市与不上市

第497章 上市与不上市

    第497章 上市与不上市 (第3/3页)

,留住一些有潜力的导演和演员?”方逸华试探着提议,这是好莱坞电影行业常用的模式,通过给与卫星公司一定自主权,绑定核心人才。

    邵逸夫却断然拒绝:“不用。人才多的是,我们自己培养就行。”

    在他看来,花钱扶持卫星公司成本太高,不如集中资源培养新人。可他没意识到,邵氏的“家长制”管理早已让不少人才心生不满,而时代影业通过股票激励、灵活分成,早已绑定了邹文怀团队,连李小龙都成立了个人公司,与时代成为合伙人,邵氏的“培养模式”已难敌时代的“共赢模式”。

    这场无声的较量,早已注定结局——1972年的香港电影市场,时代影业的垄断地位愈发稳固,而邵氏的被动应对,不过是延缓衰落的脚步。

    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破外交常规,突然踏足北平,进行国事访问,消息使一直剑拔弩张的华美关系得到改善。

    受此消息的刺激,香港股市也迎来一波上涨潮。

    另外一方面,置地这一次终于爆发,在官地拍卖会击败众多财团,特别是金门建筑公司这个对手,拍下‘金钟地王’。

    只可惜这幅地皮不管是从那方面来讲,都不及1970年拍卖的那幅‘中环地王’好,反而单价更贵了,因为现在地产正热。

    但不管怎么说,‘金钟地王’拍出高价,也将香港地产带进了‘巅峰’。

    平安银行大厦。

    “父亲,恒生银行的几个创始人希望在今年将恒生银行上市,所以特地来试探我们的意见!”陈文胜走进陈光良的办公室,汇报道。

    今年满三十岁的陈文胜,是大房的小儿子,如今也担任平安金融集团的副总经理之一,并在今年元旦节开始,兼任平安投资的代理总经理。

    陈光良笑道:“莫非他们还认为——恒生银行上市后,可以摆脱平安银行不成!”

    陈文胜认真的说道:“大概不会这样的想,毕竟我们的实力比他们强多了。一旦恒生银行上市,平安银行必然会增持其股票,超过这些恒生公司的创始人。我倒是认为,他们考虑上市的原因,第一是觉得银行上市后能迎来更好的发展,第二是也方便他们将来套现。”

    陈光良思索一番便说道:“同意上市!不过上市后,我们先迅速将恒生银行的股权增持至40%以上的安全线,而最终是将持股增持到51%。另外,平安银行也要考虑年底上市。”

    “嗯。我建议平安银行利用这一次上市的机会,朝着新加坡发展业务,这样可以稍稍缓解我们平安银行与恒生银行在本港的竞争。”

    “晚一点我们一起讨论下”

    平安银行很难获得发钞权,总归比汇丰、渣打弱上一些。当然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陈光良一向也不是特别的重视,总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

    所以平安银行的管理层,现在已经是‘职业经理人’团队,当然平安金融集团还是对它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陈文胜离开后,陈光良还在思考‘上市’的事情。

    可以肯定的是,长江工业集团是不需要上市的,也没有必要上市;所以这一脉的资产,以后自然是个未知数。当然不排除将来,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子孙公司,可能拿出一个上市,但现在至少不会考虑。

    长实集团,是整体上市,虽然这次分拆香港兴业,准备上市;但预计到1974年后,又可能私有化掉。

    环球集团,也没有必要上市。旗下的环球航运、国际货柜码头公司、香港航空、环球贸易等,也暂时不考虑上市;但将来如果收购九龙仓集团,不久坐拥了上市企业,而且香港航空未来可能考虑上市,以规避一些政Z风险。

    平安金融集团,商业银行资产上市,投资银行资产则选择不上市。

    陈光良最终打造的‘陈氏帝国’,既要有能提高社会声誉的企业,也要能隐藏财富的现金流企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