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290章 迁都许昌,天下归心!大楚第一次科举,史上第一位状元诞生!

第290章 迁都许昌,天下归心!大楚第一次科举,史上第一位状元诞生!

    第290章 迁都许昌,天下归心!大楚第一次科举,史上第一位状元诞生! (第1/3页)

    刘备遂留霍峻,率一万精锐镇守陈留,自率主力大军回师许都。

    同时,大批骑兵被派出,直奔济水沿线诸郡。

    数以百计的战船,也自泗水北上转入济水,奔赴兖州南部各郡。

    一切如萧和所料。

    几天后,消息传回许都,东郡,山阴,济北等诸郡济水,尽数被魏军掘开了南岸。

    一时间,兖州以南大片郡县,皆被淹成一片泥泽。

    数不清的良田房舍,尽数被曹操无情的淹毁。

    因事发仓促,这一次曹操来不及迁移各郡百姓,连事先示警都没有。

    故沿河十几万百姓,在毫无示警的情况下,便被大水所淹。

    所幸的则是,刘备派出救援的船只,随后便及时赶到。

    虽有数万百姓,不幸葬身于洪水之中,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及时为楚军所救,幸免于难。

    一时间,兖州士民为之大震。

    没有被淹的伪魏士民,深为曹操的心狠手辣而寒心。

    被楚军救下的百姓,对刘备的仁义之举,自然是万分感恩,对曹操则是痛恨之极。

    曹操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虽是暂时延缓了楚军北进兖州,争得了一线喘息之机,却是失尽了兖州人心。

    刘备则用萧和之策,南归许都,一面休整士卒,一面安抚人心,同时将救下的灾民妥善安置。

    而为将来就近北伐,刘备在萧和庞统等提议下,正式下诏将楚王都迁于许昌。

    至此,天子继续留于应天,刘备的楚王宫则北迁至了许昌。

    鉴于许昌与荆州毗邻,刘备这个楚王能就近直接指挥荆州府兵,故关羽这个大将军,则改镇下邳,都督青徐二州军事。

    身为骠骑将军的张飞,则还镇寿春,都督淮南军事。

    江东方面,诸葛亮依旧以楚相国,汉尚书令的身份,留镇应天代刘备处置朝政,并都督江东诸郡军事。

    其余徐庶,法正,鲁肃,陆逊等人,或留于许都听用,或出任各州刺史。

    甘宁,魏延,文聘等诸将,也皆镇守各处要害。

    楚都迁于许昌三日后,刘备便下诏,于新收复的豫州,以及兖州南部诸郡,全面推行均田制,府兵制,以及科举制。

    豫州地处中原,原本也是士家豪族兴旺之州。

    譬如汝南一郡,就曾出了四世三公的袁氏。

    而颍川更是顶级士族遍布,什么钟氏,荀氏,杜氏,高氏…数不胜数。

    原本在这种顶级豪族众多之地,推行三制,尤其是均田制必定阻力不少。

    现在情况却不同了。

    曹操的九品中正制加私兵制,使得颍川大族们皆挺身而出,出钱出人,倾家荡产为曹魏而战。

    结果几场仗下来,陈群,杜袭,董昭等颍川魏臣死了一大半,颍川籍魏国私兵也几乎全军覆没。

    如此一来,颍川乃至豫州豪族,随之遭受重创,已是元气大伤。

    这种局面下,刘备以雷霆之威推行均田制,这些遭受重创的豪族们,便几乎就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乖乖的默许。

    他们不但不敢反对,还得老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