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好处不给够,凭啥跟你同舟共济?皇帝可以做,可我要既当又当! (第1/3页)
再说的直白一点,你光靠九品中正制,已经没办法让关陇豪杰为你拼死卖命了。
为啥?
在性命与权利之间,自然是性命最重要。
河南士人和幽冀士人的血淋淋例子,就摆在眼前啊。
刘备推行的府兵制和均田制,是对我们士家豪族不利,是严重侵夺了我们的特权。
你的九品中正制,是将选官之权,下放给了我们这些士族。
可没用啊,关键是你打不过刘备,挡不住楚军锋利无双的进攻。
河南河北先后失陷,多少两河士族豪强,为了保你曹魏江山,输的连裤衩子都没剩下。
降了刘备,虽然失了特权,虽然得将侵占的土地吐出来,好歹能保住性命。
虽说没了选官之权,可好歹我们士族有文化,还能通过科举制继续做官。
我不倒向刘备,保你曹魏?
等着关陇与河南河北一样,为楚军所破,我们这些关陇豪姓,也步两河士族的后尘,为了你曹魏家破族亡?
关陇豪姓不傻,自然分得清利弊轻重。
这般局面下,曹操若想赢得关陇士族的全力支持,光靠九品中正制已不够,必须要许给人家更多的好处。
最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自然就是官爵了。
所以你曹操必须要称帝。
你称帝了,我们这些关陇士族,官爵才能跟着水涨船高。
原来的九卿,你给我封个三公。
原来我是亭侯,你给我涨到县侯。
原来我是县侯,没准儿你直接给我封个国公。
只有在此重利诱惑之下,方能换取关陇士族,为了高官厚爵,出钱出力保你曹魏江山,咱们同舟共济共抗楚国。
司马懿的言下暗示,大致便是这个意思。
“父王,仲达与诸臣言之有理,父王若不进位称帝,只怕会寒了众臣之心,寒了雍凉豪杰之心啊~~”
曹丕也听出了司马懿言下之意,忙也站了出来苦劝。
曹操陷入了沉默。
脸上的埋怨,责怪,忿怒,如退潮般渐渐消失殆尽。
“天子,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