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 第415章 好运来大饭店

第415章 好运来大饭店

    第415章 好运来大饭店 (第2/3页)

经骚扰过陆小霜,必要程序还是得走。

    胖子交代说那几天白天在店里,晚上则是和朋友打麻将,并提供了三个牌友的联系方式。周奕当场打电话一个个确认。

    随后周奕又掏出了徐柳的照片,问店里有没有人认识,但都说没见过。

    看来见过徐柳的人,只有那个辞职的前台和陆小霜。

    两人打听到那个前台姑娘的联系方式后,向派出所两位同事道了声辛苦,把后续工作交给了他们。

    然后继续去找人,顺便在附近找了个看起来干净的面馆吃了碗牛肉面。

    陈严说自己请客,周奕没推辞。

    去柜台付完钱,陈严走回来坐下,顺便把两瓶健力宝放在了桌上。

    周奕看着健力宝,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两人啪的打开易拉罐。

    “周奕,今天这些情况都核实完,应该就可以证明陆小霜没有作案时间了吧?”

    “嗯,剩下的就只有凶器上的指纹了。光有指纹就是孤证,不具备法律效应,陆小霜的嫌疑人身份也就可以摘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今天要亲自来查这些事情,他想第一时间进行确认。

    之前陆小霜被定为嫌疑人,原因有三点:犯罪动机、没有不在场证明,以及关键物证。

    犯罪动机属于是刑侦人员基于侦查线索做出的主观判断。

    没有不在场证明和物证才是客观证据,如果仅有其中一项,就属于是孤证。

    比如案发时,你无法提供有效的不在场证明,就像肖冰那样说我一个人在家睡觉。

    或者你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但凶器上却出现了你的指纹。

    这两种情况任何一种单独出现,都属于孤证。

    司法上,明确规定了孤证是无法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的,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或印证。

    所以周奕只要搞定不在场证明和物证其中之一,陆小霜就能顺利摆脱嫌疑人身份了。

    周奕心情大好,两个大小伙子风卷残云地吃完了面,然后去找那个前台姑娘。

    这中间又耗费了一些时间,最后在另一家饭店里找到了这位姑娘。

    还是做前台的工作,样貌不算很出众,但身材确实修长高挑。

    得知他们的来意后,姑娘直抹眼泪,连连说愿意出面指控那个死胖子,可见之前被欺负得挺厉害。

    随后周奕拿出了徐柳的照片让她辨认,没想到她一眼就认出来了,说自己记得这女孩子,因为穿着打扮挺时髦的,还化了妆涂了口红,自己以为她是来吃饭的,没想到却说是来面试服务员的。

    本来周奕只是想确认这件事,可没想到的是,向这个前台姑娘多问了几句后,竟然有了新的发现。

    这位前台姑娘在回忆徐柳来饭店的过程中时,提到了一个之前专案组没有掌握的信息。

    她说徐柳在等待的时候,看了好几次传呼机,似乎有些心神不宁。

    这就非常意外了,因为专案组之前搜查过徐柳的个人物品,也询问过她的家人和室友,目的是确认她是否有通讯工具。

    但没有找到传呼机或移动电话,室友们也确认了没见过这东西。

    至于学校公用电话的IC卡,本身就是不记名的储值卡,在校内的小卖部里就可以买到。

    而且就算记了名,IC卡后台也不具备查询通话记录的功能,技术限制,这年头还办不到。

    结果没想到的是,居然从一条微小的线索上,意外得知了徐柳有传呼机。

    她在同学面前从未暴露过这个传呼机,大概率是有猫腻,否则何必遮遮掩掩呢。

    周奕盲猜,这个传呼机应该是那个男人买给徐柳的,用于必要时的联系。

    至于她在面试等待时心神不宁地看传呼机,其实是一种类似溺水者的求救心理。

    说明她打内心深处,不愿意像陆小霜那样去打工挣钱,希望这个男人能回心转意继续和她维持关系。

    不过这个传呼机大概率是找不到了,凶手肯定已经处理掉了。

    现在唯一的希望是能不能查到这个传呼机的号码,再通过号码去查通讯记录。

    当然也只能查到呼过的号码,查不到内容,原因自然是技术无法支持。

    两人留了前台姑娘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后离开,周奕直接给倪建荣打去电话做汇报。

    现在吴永成请假了,他有什么发现自然得直接向倪建荣汇报。

    虽说也可以向梁卫汇报,两人都是专案组的副组长,但这种事情本来就十分微妙,他越过倪建荣向省厅来的梁卫汇报,很容易引起倪建荣的不满。

    这个节骨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何况吴永成也说了,自从龙志强案后,他和倪建荣关系有所缓和,最初拟定专案组成员名单时,倪建荣也没有反对自己加入。

    倪建荣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因为目前的规模性排摸调查确实没有什么进展,尤其是千里迢迢派去淮兴的,还是他手底下的人,他自然很想尽早有所突破。

    “周奕,做的很好。”倪建荣在电话里夸奖道,“我让人再捋一遍徐柳的学籍资料和她的室友老师,看能不能查到这个传呼机号码。”

    周奕觉得这样不行,估计也是无效调查,于是委婉地说:“倪支队,要不咱把排查范围扩大点?”

    “怎么个扩大法?”

    “我在想,徐柳在校内没什么朋友,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也没有出去打工赚钱,那她平时的业余时间都在干什么呢?大学不比中学,课没那么多,所以课余生活要丰富很多,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核查一些社团、兴趣小组、学术讲座或者公开课什么的。这种一般都会使用一些单独的登记资料,说不定会有线索。就是工作量不轻,人力和时间上投入比较大。”

    周奕话音刚落,倪建荣立刻开口道:“你的建议非常好,我立刻去安排落实。”

    “倪支队……”

    “怎么了,还有事?”

    “您和梁支队现在在专案组还是局里?我想跟您和梁支队当面汇报一下今天调查的一些情况。”

    倪建荣一愣:“不是刚才汇报了吗?”

    周奕瞬间明白,这位倪支队显然没明白自己的意图,就解释道:“不是传呼机的事儿,主要是陆小霜口供信息的确认。”

    “哦,这个不用当面汇报吧,你把调查情况整理一下,交给内勤组,回头开会的时候同步大家就行了。”

    专案组的运转也是有规则的,周奕他们是属于冲锋陷阵的外勤人员,案情资料的整理归档、协调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