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抗战从淞沪开始 > 第617章 别管什么科学(六千五百字章节)

第617章 别管什么科学(六千五百字章节)

    第617章 别管什么科学(六千五百字章节) (第2/3页)

彪两人说道:“自从胡家的祠堂被拆没了之后。

    胡家村二百多号姓胡的想要祭祖,这些年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们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商量了一下,觉得也不是一个事情。

    所以准备让各家都筹一点钱,重新把祠堂给修起来,另外也重修一份新的族谱。

    每家每户出多少钱,这一点也没有硬性规定,反正大家量力而行;不过到时候会立上一块碑,将各家捐了多少给刻上去。”

    一看到老爸听到了以上的说法后,眼神立刻亮了起来的情况,胡彪心中就有数了。

    没办法!自己之前躺平的那几年,可不知道让老爸听了多少闲话,丢了多少的面子,如今有能力了当然要重新捡起来。

    沉吟了一会之后,开口给出了一个自认为合适数额:

    “几位老辈子,重修胡家祠堂自然是一个大好事情,我们家肯定是举双手赞成。

    这样吧!太大的能力我也没有,你们等会给个账户我,我马上转二十万进去,算是我们家的一份心意。”

    根据胡老倌子等几人的计算,因为祠堂不打算修太大,算上修族谱有个百十万就足够。

    他们第一个上门的就是胡彪家,结果就解决了差不多20%,算是开了一个极好的头,自然是喜出望外。

    顿时好话不要钱一样地说了出来,让胡爸和胡妈那是相当有面子,一时间很是有些眉开眼笑了起来。

    这样的情况,直到胡爸因为老胡家的族谱,在WG时期都被搞丢了。

    拿起了胡老倌子等人带过来的老族谱,饶有兴致地翻动起来后,无意中翻到了其中内容不多的一页。

    等到看清了上面的内容后,当即忍不住吐槽了起来:

    “居家过日子,家里还得有本族谱在才行啊。

    在给孩子取名之前也好翻翻,免得跟老辈子撞了名字;你们看民国的时候,也有一个叫胡彪的老辈子。

    嚯!他老人家还是什么游击区司令,苏北独立团的团长了,在抗战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早就知道这个事情,我哪里还敢给咱家的小子取一个相同的名字;就这小子做的那些破事,他也好意思叫胡彪~”

    胡爸的声音才是落下,胡妈凑过去看了一眼:“巧了啊!这个叫胡彪的老辈子,他的媳妇也姓安了。”

    以上的吐槽声,尤其是‘这小子也配叫胡彪’的说法,落在了耳朵里后。

    胡彪顿时满脸黑线,安妮则是忍不住‘噗呲’的就笑了出来。

    心中暗道:“没用的!胡爸你就是让胡彪叫胡狗蛋,那么在这一页的老族谱上,同样也会撞名……”

    ******

    休整期的第16天,虽然胡彪和安妮两人感觉在湘省老家,那是一点都没有待够,恨不得再住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熬。

    可是一想到得月楼的火锅底料,卤味包等都用得七七八八。

    再不回去店里搞不好都要出乱子了后,也不得不开始返回了。

    甚至晚一天走都不行,因为明天走的话胡彪大G的车牌号会限行,信不信到时候连市区都进不去。

    一大早上的时间里,胡彪和安妮两人吃过了早餐后,就开着回家后被搬空,现在又一次被装满的大G出发了。

    在后备厢和后座上,有着鸡鸭和猪肉、土鸡蛋、橘子等众多老家的土特产。

    甚至在其中还有着五十斤大米,还有十来颗的大白菜。

    以上的这些家乡土特产,都是胡爸和胡妈强行塞上车的,大有一个要将老胡家搬空的架势。

    对于这些大米和白菜胡彪原本是拒绝的,为此多花的油钱都能买数倍。

    可是在爸妈的坚持下,胡彪的拒绝没有一点效果。

    用胡爸的话来说:京师城的大米不用钱买吗?

    京师城的大白菜再好,能有他种得好吃;老胡家的白菜可是一点化肥没用,而用好些农家肥精心浇灌出来的。

    就这样,回家几天的胡彪犹如湘省绝大部分年轻人一样。

    回家一趟待了不过几天,又再一次离家去异乡打拼了。

    哪怕身为一个湘省伢子,胡彪早就习惯了他和他的伙伴们,成年礼就是一张出门打工的车票。

    然而在后视镜中,看着站在院子里送行时,一直对车尾不断挥手的父母。

    以及记忆中抽自己的时候,大逼兜永远是那样刚劲有力的老爸,如今腰背有些微微驼着;做事风风火火的老妈,两鬓的头发也有些发白等场面后。

    依然忍不住抽了抽鼻子,眼睛莫名地有些发红。

    见状!副驾驶的安妮伸出了一只手,理了一下胡彪耳边的头发。

    同时在嘴里建议了起来:“回去之后我就去看房子,买一套大一点的复式,等装修好了之后,也能把叔叔和阿姨接过来一起住。

    对了!等他们过来之后,也带他们去大医院好好检查一下身体。”

    “好的了,都按照老板娘说得办,因为老妈可是叮嘱过我好些次,今后老胡家的一切都是儿媳妇当家。”

    情绪明显好转的胡彪,是如此地回答了起来。

    当晚凌晨2点31分,胡彪和安妮终于回到了潘家园的得月楼总店。

    这一路上的路程差不多是1800公里,两人换着开车居然是花费了将近20个小时,当然不是因为路上堵车的原因。

    仅仅是两人出发后,绕道去了一趟隔壁冷水江地区宁远县,一个叫作天堂镇岭脚村的地方,做了和吃了一顿午饭而已……

    “奶奶你再吃两口吧!这可是你最喜欢吃筒子骨鸡汤米粉,我专门去镇上买的。”

    一个中年妇人看着眼前才动了几筷子的米粉,对着躺在了屋檐下一张竹躺椅上,正在闭目养神的百岁老太太如此劝了起来。

    说完之后,想到老太太最近精神和胃口越来越差,这样下去身体怕是熬不住多长时间后,顿时忍不住双眼一红。

    许是感受到了孙媳妇的悲伤的心情,银金花睁开了眼睛。

    用着异常洒脱的语气,开口说了起来:“乖孙媳妇,别伤心了!

    人哪有不死的,我是民国二年出生的,今天都113岁了;都说自古人生70古来稀,我这年纪都快活成老妖怪了。

    再说了!对比起当年一起打鬼子的弟兄们,我可是比起他们多活了几辈子,就算立刻死了也是大赚。

    这几天我不仅经常梦到你爷爷,还梦到好多当年一起打鬼子的弟兄,看样子就快和他们一起团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