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3 法外之法,天外之天 (第2/3页)
湖广求活。”
“成化十二年的时候,河南歉收饥荒,数万户饥寒交迫的百姓再次冲破了山禁、关津如潮汹涌般的入山求活。”
裴元听得目瞪口呆。
他想过现实很离谱,但没想过那么离谱。
裴元下意识问道,“那朝廷后续就没管过吗?”
云唯霖道,“一开始还没顾上,也没人愿意计较那些流民的事情。毕竟要把人从山里抓出来,总要让他们有口饭吃吧。”
“可是后来情况就不同了。”
“那些无主之地的土地十分肥沃,可以种植麦子,也可以种植稻田。甚至就连崇山峻岭下,都被那些棚民建成平坝,开垦水田。”
“而且山间还有大量茶园、又能种植采集生漆、油桐、蓝靛,培养菌种、药材。更有大量的矿工开采矿产,有围绕其中的木厂、炭厂、铁厂、淘金厂、药厂、盐厂,甚至还有造纸厂。”
“庞大的利益,让朝廷再也不能轻忽,屡屡派人前去讨伐,抓捕流民。成化年间的时候,棚民为了反抗,还聚义称王,一度从山中闯出去,攻打荆襄各府。不过几次努力,都终告失败。”
“朝廷将那些棚民杀了一遍又一遍,可是荆襄棚民如同丛生的野草,杀之不尽,斩之不绝。就算此时,那荆襄山中坚韧活着的百姓,也足有一百五十万百姓之多。”
裴元听得有些傻眼,又错愕问道,“那、那这些和韩千户有什么关系?”
云唯霖听了,说道,“那就得说到白莲佛母唐赛儿之乱了。此事的前后因果,想必裴千户也该清楚了。”
“咱们千户所招募的江湖人物,虽然协助朝廷剿灭了邪教,但是也因为放纵不法,肆意奸淫无辜百姓,惹怒了天子。”
“朝廷不肯再供养那些招安来的江湖人物,那些江湖人物又惶惶不安,生怕狡兔死走狗烹,遭到最后的清算。”
“那一代的千户叫做韩穿,他为了养活麾下的数千暴徒,为了寻求供养这支兵马的资源,就把目光盯住那些棚民。”
“其后千户所就扎根湖广,通过慢慢的渗透,深入荆襄大山。依靠着手中的武力,慢慢的掌握了比较成规模的一些农民和矿工,成为了棚民的共主。”
裴元心中卧槽一声。
原来她真的是个有副本的阵营首领啊!
裴元琢磨了一下,这些棚民的地盘大致应该就是武当山和神农架一带了。
那种地形确实不是很好管理啊。
接着他想到了朝廷的态度,紧张的问道,“这件事朝廷就不知道吗?”
云唯霖答道,“朝廷也知道,但是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个原因是,那些暴徒本就是乌合之众,千户所对他们的约束十分有限。又经过了几代人的繁衍,彼此的统属关系,已经十分淡薄。”
“韩千户虽有共主之名,也能有效的调动其中的一些资源,但是很难对他们有实质性的统治。”
“所以朝廷对付韩千户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不会事实上解决棚民的麻烦,又会激化不必要的矛盾。”
“另外一个原因,是成化十二年的时候,朝廷面对越杀越多棚民,终于妥协,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以都御史原杰遍巡诸谷,问民间疾苦。”
“双方最终谈判成功。”
“为了安置棚民,湖广割竹山县的尹店新置竹溪县;割郧县的武阳、上津县的津阳,新置郧西县;河南割南阳、汝州、唐县地,分置桐柏、南召、伊阳三县;陕西析商县地,为商南、山阳二县,而以商县为商州。又以郧县城,设置了统辖六县的郧阳府。”
“朝廷和那些棚民的关系慢慢缓解,也就不需要再做多余的事情。”
裴元有些诧异道,“那些棚民就这么相信朝廷的诚意?”
云唯霖道,“当然没那么简单,分出土地安置棚民,是棚民的妥协。而朝廷的妥协,是在湖广都司之外,专门再设置一个湖广行都司,用以监管荆襄山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