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782章 空间角落里的大脑

第782章 空间角落里的大脑

    第782章 空间角落里的大脑 (第1/3页)

    不过,孙志伟和许一民两人都没怎么在意这次救火。

    因为比之孙志伟之前,在隐蔽战线上立下的众多泼天之功,这次救个火倒不算什么了。

    许一民更加关注的,是另一份报告里提到的那架神秘的战斗机。

    “你确定那是一架新式战斗机?”

    “对,我敢肯定是新的型号,家里所有的情报资料中,都没有过那架外形奇特的战斗机的信息。”

    “从短暂的接触来看,它的性能非常优异,加减速和转弯十分灵活。”

    “我感觉到了它的不一样,这应该是一款能跟阿美莉卡F-15和F-16抗衡的战斗机。希望家里能对它重视起来。”

    “好,我向上汇报时会强调这一点。”许一民郑重的答应了下来。

    对一个国家的国防来说,战斗机是不可缺少的,来源无非两个,一个自研,一个外购。

    S-27,咱们家曾经进口过三批,第一批24架,第二批16架,第三批28架,后来还引进了生产许可证,自行建造,那就是后来的J-11。

    进入九十年代后,因为跟阿美莉卡关系的转变,当时咱们的战斗机梯队正处在青黄不接的状态。

    一方面是老战斗机性能落后了无法应对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是新战斗机的研发工作还没有出成果。

    于是,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外购一款合适的战斗机先顶上空缺,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S-27的引进是当时最好的选择,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在当时来说这都是值得的。

    可以说,在J-10服役前的那十几年中,S-27和J-11成了咱们家战斗机的顶梁柱。

    只是,这种外来的技术装备,不能使用国产化武器系统,连日常训练的弹药都需要进口。

    为了改变这种依赖性,沈飞601所开始逆向研制S-27,在掌握了其技术后,立即予以国产化改进。

    而真正让咱们摆脱外来战斗机依赖的,是另一条线路上J-10的研发成功。

    他依稀记得,今年J-10好像已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