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167章 赵朔的三大旨意,窝阔台登临汗位

167章 赵朔的三大旨意,窝阔台登临汗位

    167章 赵朔的三大旨意,窝阔台登临汗位 (第2/3页)

间严禁行人在街道上行走,严防贼人作乱。

    北宋初期沿袭唐朝宵禁制度,但宋太祖于乾德三年下诏允许开封府在“三更”之前开放夜市,对夜间活动时间限制大幅放宽。正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但其他城池的宵禁并没有像汴梁那样从四更才开始,只是有所放松而已。

    金国占领了北方之后,中都城内自然是存在宵禁的。

    赵朔占领中都后,马上就攻略山东、河北,以及花剌子模、西夏,哪里顾得上宵禁这种小事?而且,赵朔出征在外,山东河北空虚,也的确有安全方面的需要,维持宵禁的存在。

    但到了现在,蒙古军实力天下第一。

    赵朔的实力,蒙古第一。

    只有他打别人的份儿,没有别人打他的份儿,维持宵禁还有什么意义?

    正好放开宵禁,一来让百姓更加安居乐业,二来促进经济的繁荣!

    维持路灯所需的钱财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今柴油的成本,已经降到了十文钱一斤。再降就很难了,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必要的运费总是要出的。以后再想进一步降低成本,只能比陆运成本低得多的海运兴起。

    反正赵朔有钱,也就不等了。

    说到底,那么多金银财物在赵朔的府库里发霉有什么用?倒是拿出来,用来给工匠、打工人发工资,拓宽道路,发展城市经济,才能将这些金银财物变成赵朔真正的实力。

    所以,将中都变成不夜城之事,就提上了赵朔的日程。

    干脆就在今天公告天下。

    “谢王上隆恩!”

    取消宵禁,是展现的泱泱大国的气度,是对自己实力的极度自信。

    历朝历代,何等有过?就是当初宋朝的汴梁,四更开始也是有宵禁的。而他们的国度,却是将宵禁完全取消!

    单从这方面,百姓们就感觉到了,这个新生的国度是多么的的强大。

    就更别提,百姓们拥有了夜间的生活自由,会得到多少好处了。

    而且,不夜之城的奇观,历朝历代又是何曾有过?

    在场大多为中都以及附近的百姓,真是感到与有荣焉!

    还有,不夜之城不用百姓出一文钱,总得有人出钱吧?表面上是官府出钱,实际就是让百姓继续分润开疆拓土的成果。

    百姓们深切地感觉到,这个新兴的国度,别说和以前腐朽没落的金国不同,和什么秦汉唐宋也完全不同。

    国家的命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毕竟,以前的太平盛世,也只是物价低廉,百姓们沾染些好处罢了。

    开疆拓土关百姓们什么事?不增加赋税以充军费就算不错。

    而现在,却是官府主动给予好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虽然还没有类似的话语,但类似的理念已扎根在他们的心中。

    宣布完三道旨意后,赵朔下了高台,重新上马,车驾向中都行去。

    其余官员、百姓,也各自回家。

    反正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紧急事务,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接下来的大半年中,赵朔主要是和耶律楚材等文官一起改革官制。

    原本山东河北并不是赵朔的封国,耶律楚材等官员自然也名不正言不顺,只能称“行山东河北某某”。现在这里已经是赵朔的封国,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赵朔并没有采用宋国或者金国的官制,而是效仿唐朝。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互相制约,相权相对集中。如尚书省长官可兼任中书、门下职务参与决策。六部则隶属尚书省,职权完整且独立、

    宋代则通过“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中书门下(政事堂)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使掌财政,形成军政财三权分立格局,强化皇权。宋代六部职能被枢密院、三司等机构架空。

    说穿了,宋朝就是实力不行,只能叠床架屋,层层牵制,以使皇帝的地位稳如泰山。皇帝的地位稳固了,国家却不但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出现了“冗官”的问题,最终腐化堕落,一步步走向灭亡。

    赵朔要想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国家,像宋朝那样叠床架、效率低下的制度完全不在考虑之内。

    除了改革官制以外,就是制定一部促进移民,促进耕战、促进开拓的律法了。这事急不得,只能交给耶律楚材慢慢办,现在还没什么明显的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