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难得易失乃时也 (第2/3页)
可都统郎君的军令自然也是正经事,武捷军战力彪悍,若是看不住,那真的会惹出大祸端的!”
张白鱼点头说道:“那还请梁先生想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梁肃微微一愣,随后指着张白鱼点了点,笑道:“张四郎,你可真是面白心黑,原来在这里埋伏我呢。”
不过梁肃也只是调笑了一下,就抬头看着舆图,分析出局势来:“武捷军此时动起来,也不全都是坏事,最起码,郭安国那厮终于从彭城的王八壳子里出来了。”
彭城就坐落在群山与河流环绕的一处小盆地中,天然的筑城之地,这种地形在中原地区堪称绝无仅有。
如今的彭城还没有被黄河糟蹋一千多年,还没有被黄泥覆盖十一层。因此,彭城的地势要比现代徐州低上十余米,周围的山丘比后世更加险峻。
汴水与泗水上游在彭城东北角交汇,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如今虽然黄河改道,主道夺了汴水,岔流夺了泗水上游,却依旧将彭城护得严实。
武捷军可以轻易的通过这两条河道得到来自汴梁的粮草支援,而进攻一方的大军团却因为彭亨周边的地势险要,根本没有办法将军队展开。
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如同彭城这般的情况了。
张白鱼闻言也点头:“这也就是之前咱们无法主动攻打彭城的原因,非有十万大军,水陆俱全,否则很难攻克。
可是,梁先生,武捷军就算从彭城出来,我军难道能与武捷军正面厮杀吗?”
梁肃笑着摇头:“自然不能如此。我想都统郎君也没有想过,让咱们这四千精锐去与武捷军正面决战,否则辛弃疾与王雄矣二人就不会动了。”
张白鱼心中一动:“也就是说要合军一处?那到时候以谁为首?”
梁肃笑容更盛了:“虽然还没有收到军令,但若是都统郎君能赶来,那自然就是大郎君亲自指挥。如果河北之事没完,统军之人自然是……辛五郎了。”
张白鱼原本还有些期待的俊脸一垮,叹气说道:“与我想的差不多,只不过还有一分念想罢了。”
梁肃摇头以对:“有念想是正常的,我看过大军过往征战的文书,自从我军当日在沂水县对战武兴军,辛五郎率领两千天平军来援之时,他在我军中的地位就已经不可动摇了。”
说着,梁肃开始掰着指头说道:“当时忠义大军也就几千兵,辛五郎充作偏师,与金军偏师厮杀,保证大军侧翼安全。立即就融入了大军。”
“有这种功劳,再加上前来支援的天平军都在他麾下作战,辛五郎自然就是靖难大军最重要的客将,也自然成了大郎君的副手,大郎君不在之时,他也自然就会成为一路总管都统。”
“就如同巢县大战时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