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南下驰骋 (第1/3页)
确认要直出大别山后,中野大军兵分三路开始南下。
与此同时,华野西进兵团各纵开始在鲁西南不断运动,意图牵制敌军,掩护中野南下。
等中野顺利过了陇海线后,立刻加速向南急行军。
经过二十日的艰苦行军,终于渡过淮河,分三路抵达大别山一带。
而就在中野向大别山挺进的同时,我中野D纵和I纵也兵分两路,从官阳、茅津渡口渡过黄河,向豫西挺进。
发现G军南下时,常瑞元立刻就命令各部队迅速南追。
彭城陆军总部内,作战参谋拿着电报问道:“总座,委座的意思,您看?”
“委座不在前线,他不清楚。”顾墨三摇了摇头。
“空军已经发现,黄河边有大量G军聚集,而且正北渡黄河。”
“南下的这些部队,应该只是佯动,故意在吸引我们的目光。”
“你给统帅部发报,说明情况,就说我们准备加速截击,挤压鲁西南G军的活动空间,以图逼迫G军与我决战。”
“是!”.
之前在中野兵分三路南线的时候,中野首长就专门命令F纵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黄河边架设了浮桥,并做大规模渡河之势。
黄河岸边的假动作和华野各部的不断运动,成功让顾墨三中计。
等到8号,中野大军出现在陇海线的时候,顾墨三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被虚晃了一枪。
顾墨三急令部队南下追击。
不过这个时候,常瑞元的电报又到了。
“总座,委员长电报。”
“委员长判断,G军南下必是佯动,其最终目的一定是北渡黄河北窜,统帅部已经命令各部队掉头向北,要赶在G军之前,抵达黄河岸边。”
此时顾墨三和常瑞元的意见再次相左,不过自己之前就判断错一次,这次常瑞元越过陆总直接指挥各师,顾墨三话都说不出来。
“哎按令行事吧。”顾墨三无奈道。
果军的北上正合华野的意,双方在鲁西南不断运动,都想找机会吃掉对方。
而就在中野大军成功越过陇海线并南渡沙河后,一封电报被十万火急的发到了金陵。
“委座,情况好像不太对,中野主力突然渡过了沙河!”
“怎么回事?!之前南线G军的番号不都是杂牌吗?怎么突然变成主力了?”
之前中野在往南行进的时候,跟百姓沟通都是用地方部队番号,而且每天都会变。
直到渡过沙河后,这才公开动员。
而这时,常瑞元也反应过来,G军并不是在往南逃窜或者佯动,而是有目的的往湖北某一个地方奔袭。
而这个地方,常瑞元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大别山。
因为这里曾经是G军的老巢。
“娘希匹!连这样一个疲惫之师也追不上,这个顾墨三,优柔寡断!”
常瑞元反手就把锅扣到了顾墨三头上。
“以我的名义,向彭城陆总下达命令,增派58师从漯河向东,插到汝河以南待敌。”
“务必在汝河堵住G军,决不能让他们南窜进入大别山地区。”
“另整65师乘火车到长台关,防备G军过平汉路西进。”
“罗文、张杰湛、王又平兵团,立刻南下追击G军!”
“务必在沙河以南、汝河以北、平汉路以东与G军决战!”
“是!”.
随着这十几万大军被抽调走,原本果军重点进攻的部署,无声无息之间破灭。
不过面对果军不断增兵的围追堵截,中野压力倍增。
而此时正在鲁西南转圈的果军,虽然非常疲劳,但是却已经有些骄狂。
果军普遍认为中野主力已走,鲁西南G军已经不堪再战。
因此果军一改以往小心谨慎、齐头并进之势,开始大胆实施分路齐进策略。
有的时候,一个团都敢尾追前进。
总队部内,陈成兴正仔细研究墙上的地图。
因为多日的调动,此时鲁西南的敌我态势已经大变。
整编68师依旧守在黄河南岸的东昏、曹州等地,而自沂蒙山南下的第5军、整编84师位于武城一带,整编57师位于北毫一带。
而G军这边,陈成兴的二总正好处于敌军的中心陶丘一带,而华野西进兵团则是位于果军的左右侧后。
中野此时面对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急需鲁西南这边打开局面,调敌北上。
就在这时,楚云飞走了过来:“总队长,野司急电。”
“野司命令我们,立刻从陶丘北上,并在麟城以北地区运动防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