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一十四章:我想,我太想了,我做梦都想啊!

第一百一十四章:我想,我太想了,我做梦都想啊!

    第一百一十四章:我想,我太想了,我做梦都想啊! (第2/3页)

春秋》上的治经水平大为惊异,遂引为友人。

    凭借博陵崔氏的刚直风骨名望与自身高超的经学水平,崔烈的仕途可谓一片坦途。

    然而这条坦途在抵达九卿之后便断了,能成为当朝九卿之人,谁不是家族名望深厚,本人又在士林中名望非凡的名士呢?

    因此崔烈便在九卿的位置上停留了许多年,虽一路晋升至廷尉却也年至五旬,不出意外的话,他的仕途便会止步于此了。

    然而治经水平高超的人,并不代表品行高洁,在这层大儒与风骨的外衣下,却是一颗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的心。

    在他废除天人感应说,并宣布不再因灾异免三公后,崔烈便迫不及待地在私下里拜见了高望,向他请教太子是否还有卖官鬻爵的计划。

    开玩笑,他已至天命之年,难道要按部就班地等待三公自然老死后再候补上位?

    廷尉在九卿中位列第五,他上面是太常刘焉,暂时空置的光禄勋,卫尉樊陵以及太仆张温,也就是说除了三公外,光是九卿的同僚他就得熬死三个!

    而这三人里,刘焉今年五十二岁,却精神矍铄,不见几丝银发;卫尉樊陵比他还年轻三岁,三年前以京兆尹的身份亲负土石,在泾河岸督建灌溉引水渠;太仆张温今年亦是五十岁,但平素里骑马射猎,身子骨比他壮实多了。

    就这仨,谁熬死谁还不一定呢,崔烈自觉若无意外,他就是那个最先被熬死的。

    而在得到高望否定的答案后,崔烈旋即又拜见了太子,算是九卿之中第一个在私下里向太子表达臣服之意的。

    不过彼时的臣服并无太多实际意义,崔烈这等九卿是不会在那个时候就完全倒向太子的,只是会稍有偏向。

    但如今不同了,太子不仅逐步掌握了诸多权力,更是拥有一支两万人的常备军驻扎在雒阳,得到了古文学派还有如杨赐这等弘农杨氏的顶级士族支持。

    先前太子若是以三公许诺,他并不会相信,因为除非太子殿下是如天子那般卖官鬻爵,否则想要封谁为三公,必然绕不开朝堂百官的阻挠。

    可如今的太子殿下,已然是整个大汉最能履行政治承诺的人了,换言之,太子殿下许下的封官赐爵等政治承诺,其可执行度与信用度,在整个大汉是最高的!

    太子向他询问意见的话语落在崔烈耳中,好似是在亲切地问他“崔卿,想不想当三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