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一十六章:孤,太子,天策上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第一百一十六章:孤,太子,天策上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第一百一十六章:孤,太子,天策上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第2/3页)

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如此一来,此计便具可行性!

    太子麾下有着一众甘愿为之效死的能征善战之将,如此领兵校尉的人选便可绕开了世家豪门,领兵之权亦能真正掌握在太子手中,岂非奇谋妙计?

    至于剑履上殿和入朝不趋的特权,则是太祖高皇帝赐予萧何之殊荣,酂文终侯也即为萧何。

    除了天子以外,任何人入殿皆需脱去鞋履,仅穿袜行走,以示对殿堂的尊重,佩剑亦须在殿外解下交予禁卫。

    趋步即小步快走且身体微躬,是臣子面见君主时的基本礼仪,以示谦卑与敬畏。

    这两项即便是太子也没有特权,不得违反。

    而原本除了这两项外,臣子朝拜君主时,赞礼官当以官职加姓名的时候通传,例如卢植入太子府,简雍便会高呼“太子太傅卢植至”,若是赞拜不名,那便会高呼“太子太傅至”,以示荣宠。

    但这一项荣宠是太子天生便具备的,因此权臣套装的“赞拜不名”对于他而言并无任何用处。

    一念及此,刘辩也不由在心中暗暗感慨,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诸多隐患,即便是贾诩、荀彧等跃然史书之上的智谋之士亦未能察觉,而杨赐这般老谋深算的政客却见多识广,一语道破太子府之隐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就是这个解决方案的内容,多少还是令刘辩一度有些茫然,乍一看完全不像是太子集权,反倒更像是权臣揽权。

    “‘无上将军’虽好,名号却过于鄙陋。”刘辩轻抚着光秃秃的下巴,眼中闪烁着一抹兴奋之色,尽管感觉有些怪异,他还是选择接纳杨赐之谏言,同时道出昔日幻想,缓缓道,“《左传·僖公五年》有云:‘鹑之贲贲,天策焞焞’。”

    “永平年间,太史令郗萌有星占书言:‘傅说星光明,王命兴,辅佐出’,傅说星者,天策星也!”

    “是故孤欲请天子赐封‘天策上将军’,诸卿以为如何?”

    刘辩言辞间愈发激动,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双手紧紧握拳,血管中的热血仿佛被点燃。

    哪个男儿能拒绝“天策上将军”之名呢?

    就是有些委屈这个将军号了,本应身兼文官之首和武将之首的职位,在他这里只能单单位列武将之首,领都督中外军之职权。

    “臣卫尉樊陵,拜见天策上将军!”

    卫尉樊陵听闻太子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