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第2/3页)
这得何等继往开来的大气象?
许临忽然开口道:“纸和笔!”
当即,就有人递过来纸和笔了,不是裴丹卿,而是老登。
紧接着,吴宗庭就看到了许临洋洋洒洒又是一份曲谱出来,他的创作速度飞快,完全没有丝毫的卡顿,他的灵感是何等汹涌,才气何等浩荡澎湃?
“天纵之才啊!”
吴宗庭心中感慨,此刻,他的内心已经不会怀疑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少年郎。
两分钟不到,一份没有任何修改的曲谱就出来。
完成曲谱。
许临又在最顶部写下名字:数风流人物。
“这份曲谱,就叫《数风流人物》吗?”
吴宗庭连忙问道。
许临:“嗯。”
吴宗庭追问:“有什么深意?”
“读过《沁园春·雪》吗?”许临反问。
“自然读过!”
“读过就不用解释了吧。”
许临觉得,个体面对时间长河,不值一提,因为再牛逼的人物,也会尘归尘土归土。
秦始皇死了,他的兵马俑还在。
两千年前出现的牛人,一千年前也出现了,五百年前也出现了,五百年后也会出现,一千年后两千年后,也同样会出现,永远地生生不息。
这个国家,永远都会人才济济,永远都会英雄荟萃,永远都会仙之人兮列如麻。
于是,伟人会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大气象,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
“好啊!”
另一边,吴宗庭细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是如此。
《仙之人兮列如麻》作为开头,《数风流人物》作为结尾。
“让我看看这首曲!”
许临把曲谱给他。
而许临已经拿来古琴,二郎腿一翘,右腿搭在左腿上。
曲谱他写的,他能不记得吗?
论记忆力,这个世界,未必会有人比他强大,那些所谓的世界记忆大师也就那样。
吴宗庭见许临要弹奏,索性一边看曲谱,一边听许临弹。
琴声响起,依旧是大气象,那种代表一个强盛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时代,乃至一种无与伦比的永不服输永远与天斗与地斗的无上意志,通过琴声传递,扑面而来,让吴宗庭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吴宗庭浸淫音乐数十年,知道这又是一首足以撼动配乐界的曲子。
“才华横溢,有大气象啊!”
不是胸中有大气象的人,作不出有大气象的作品。
吴宗庭感慨。
他柳永再有才华,他李煜再有才华,也永远不可能像李白说出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不可能像杜甫发出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真是大气象啊!”
吴宗庭感慨,有些要老泪纵横的意思。
他想起年轻的时候,那时候这个国家刚建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国外又有两个超级大国虎视眈眈,后来,国家发展起来,很多人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觉得西方才是人间天堂,反观国内,如同农村和城市的对比,简直云泥之别,于是很多人跑去了西方,吴宗庭也有几个朋友在内,奔赴西方灯塔,从此没有再回来,进入千禧年后,国家逐渐强盛,人们这才越来越自信。
“老登,你哭什么?”
许临弹奏结束,见对方老泪纵横。
“看你们年轻人自信勃发,有大国气象,很是感慨啊,你或许没法理解,你没经历过我那个时代,我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我四十多岁,我记得是1994年,我们去西方参加一场音乐会,当时我们几个人还被那帮白种人看不起,觉得我们来自华夏,而且我们几个人又瘦瘦小小,他们很多人高大威猛,我们就低人一等,你没经历过,你可能都不懂,九十年代的西方世界,如日中天啊!”
吴宗庭真的老泪纵横了,“那时候我们回来,觉得很憋屈,但却无可奈何,现在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没法释怀。”
许临笑道:“有机会我会去西方世界,去扳回一局。”
许临意气风发,什么西方世界,他历来不感冒。
接下来,许临又弹奏了十次,把曲谱润润色,完全版这才出来。
“搞定。”
许临放下手中的笔,最终版本的曲谱已经写下。
“这首片尾曲怎么样?”
裴丹卿问道。
不等许临说话,吴宗庭就率先说话了:“不比片头曲差,到时候哪怕你们这个节目质量很差,但许临的配乐也足以让你们这个节目留名。”
吴宗庭说的没有半分夸张,许临一个开挂的,又是在灵感爆发的情况下创作的片头和片尾配乐。
能差?
不可能差。
听到吴宗庭说的,许临也没说什么,该谦虚的时候谦虚,不该谦虚的时候,许临是不会说话的,当默认了。
有吴宗庭的肯定,裴丹卿也没有话说了,吴宗庭这个人高傲的很,现在他早就被许临给折服了,眼下自然说的真实不虚。
裴丹卿美眸闪烁,许临的优秀确实是超乎了她的意料的。
下午许临休息了。
第二天,许临又来到这里,用古琴把这五首曲子都弹了一遍,让裴丹卿他们录制下来。
录制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纯录音,一个是录制许临弹奏的手法,相当于教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