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许临的心态变化 (第3/3页)
校长的视角中,校长看到的是什么?
就在刚才,许临推门而进,校长下意识抬头看去。
只见一个仅仅肉眼看,就觉得这个人很不凡的男生进来。
这种感觉太奇怪了,校长已经差不多五十岁,半辈子过去了,而且他走到这个位置,什么人没见过?
有一次进京城开会,最大的他也见过,no.1就在上面给他们开会。
于是,形形色色的大人物,校长都见过了。
像许临这种人,他见过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况且,这只是一个年轻人。
李云飞很快就认出了许临,他想起来了,这个男生,原来是去年新生典礼上,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男生。
当时的他,西装革履,气质很独特,李云飞还评价了一句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李云飞当时觉得,这个男生有芝兰玉树般的气质,将来会很不凡。
后来,人生行色匆匆,他已经不记得这个男生。
如今这个男生又出现,他一下子又想起来了。
“校长,是我!”
许临点点头。
“许临同学,请坐,有什么事吗?”
李云飞指了指他对面的位置,许临照坐,两人面对面。
“是这样的,以后我会比较忙,要经常请假,所以希望学校通融一下……”
许临接着就说起了他的成就,以及最近做什么。
他也没有藏着掖着,说实在,他现在的成就,对比从财大出来的那些真正牛逼的大佬是不够看的,从财大出来,政商界都有。
很多没文化的人以为,不读书,他未来也能大富大贵,这种弱智自己不看看国家多少大人物都是名校出来的,幸存者偏差没有丝毫讨论价值。
“哎呦,那个许先生就是你啊?”
李云飞惊讶,他小女儿就在读高一,有一次女儿跟他说过,说爸爸,这个许先生就是你学校的,将来我要考去财大。
当时李云飞很忙碌,也没太放在心上。
现在,经过许临这么一提,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其实,许先生这三个字,在中学生里面,已经很有分量。
这个世界,永远都在歌颂英雄出少年的故事,因为人们永远都在期待着自己能够年少有成,人们也都在期待自己二十岁二十多岁能够拥有四五十岁拥有的一切。
二十岁就开上法拉利,那是何等意气风发、睥睨天下?
全世界都这样的,不分国籍和人种。
于是,许先生,十八岁,财大,才华横溢,亿万天价版权等等这些字眼,无不在冲击着无数人的神经。
人们在想,这个许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没错,是我。”
“许临同学,这边坐!”
校长起身,招呼许临来到茶几这边,两人坐下,不是面对面,而是许临在他一侧。
“我们好好谈谈,我们学校,以前都没出现过你这么有成就的年轻人呢!”
李云飞笑着说:“其实我们学校,虽然人才济济,不缺大学期间就创业有成,但几乎所有人,都是依靠外力,比如家里的资源,很难出现单靠个人力量起来的人,更直白地说,我们学校也没法出现草根崛起的人物,没有家人托举,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得走很多很多弯路呢。”
校长提到,学校里面,有大学生创业项目,他们也重视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很大的扶持,但大学生创业项目五年内的成活率,也就是五年还在的,不到百分之一。
很多项目甚至都活不过三年,很多一开始满怀抱负的年轻人,到后面都会遗憾出局,有人重拾信心继续干,但大多数人都会向现实屈服,从此沉沦,心气到一定年纪就没了,再也没法意气风发。
事实上,哪怕是顶级的重点大学,大伙们绝大多数都是出来打工的,只有很少数的一部分人,他们将来能够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爬到这个社会的中层,成为中产阶级。
至于要突破限制器,跨越中产之上,那又是何等逆天了,这都是凤毛麟角了。
社会的本质是既得利益者守护既得利益,也就是说,你想上去,人家是不会让你上去的,趁你有点苗头就把你拍死了。
李云飞和许临说了很多。
最后,回到许临身上:“我活了半辈子了,也是第一次见你这种单靠个人力量走到这个地步的人,甚至你还是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
他想到了小女儿说的,这个许先生有多厉害,卖出天价版权,一本书就卖了一个亿。
但你以为他是作家吗?
不对。
人家已经在走娱乐圈了,而且还很成功。
这是一个天纵之才的年轻人,单靠个人伟力就能走到寻常人终其一生都走不到的地步。
许临没有谦虚,说您过奖了,而是直接道:“这只是开始,我未来还会走很远很远。”
许临有谦虚的时候,但他不会一直谦虚,有时候,他需要有锋芒,他才十八岁,是最为意气风发的年纪,这时候,如果有个老毕登说你要谦虚你要巴拉巴拉,说年少有为不是好事,说怎样怎样,要沉淀,许临会一巴掌拍过去,他的人生会一往无前,许临已经打开了限制器,他面对的,是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怎么可能停下来。
“好啊,我很看好你,希望将来我们财大以你为荣!”
校长哈哈大笑,对许临抱有很大的期待。
许临自由请假这件事就这样搞定了。
其实就是以后他不需要请假,随便来都可以,学校不会记录他旷课什么的。
规矩是给一般人制定的,像许临这种前途无量,而且已经实际做出很大成绩的人,学校都是一路给他开绿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