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二百一十章 掌控战场,人屠之名初显威

第二百一十章 掌控战场,人屠之名初显威

    第二百一十章 掌控战场,人屠之名初显威 (第1/3页)

    营区指挥室的想法,影响不到前方战场的布置。

    自从程东知道敌军有一队车组,正朝己方机动,那挥舞铁锹的动作,都比平时快了一倍。

    快四十岁的人了,干起坏事满脸都难掩兴奋,他一边带头挖土,一边低声吼道:“都特么快点。”

    “挖得越深越好,那个谁,带人后撤三公里,在道旁继续挖坑,他奶奶的,今晚有咱们侦察连在,一辆车都别想从这过。”

    “是!”

    侦察连一排长王艳军答应一声,随即叫上十几个铲土的战士,匆匆后撤。

    他们这帮人干活心思相当细腻。

    往前三公里,同样安排有老兵,趁夜侦察敌人车队的行进情况。

    坑还在继续挖,188师藏兵的重装车队也在晃悠悠的抵近。

    双方的较量,在黑夜中进行着。

    营区指挥室内。

    陈默没有怎么关注侦察连的行动。

    他之所以什么事都惦记侦察连,还不是因为知道,程连长他们本性淳良,不会偷奸耍滑。

    只要有任务,人家是真下力气上啊。

    所以,陈默很放心。

    他的视线一直放在188师第二条运输线,这条运输相比第一条线,看起来逼格就高多了。

    从手摇无人机终端传回的画面上,188师另一条主力由六七十辆63式装甲运兵车组成,坦克,炮车,牵引式高炮夹杂其中。

    在公路上,拉起一眼望不到边的机动队伍,朝着晋阳太山方向机动。

    单单通过小小的终端查看,就能察觉到一股爆棚的阳刚之气弥漫。

    若是依靠人力侦察,很容易会把这支部队当做主力。

    要是把针对的重心放到这支队伍上,忽略那支后勤车队,一旦开战,怕是一个照面,就能被188师的装甲集群给生生撕碎。

    礼堂内。

    一众首长凑着脑袋,眼珠子来回的盯着两条机动线。

    第一条线慢得龟爬似的,极力表演藏兵的姿态。

    第二条线轰隆隆的机动,肆意张扬,像是生怕谁不知道他们出动一般。

    罗耀武,冯红兵几人低声议论王松合的战术目地,而陈默在一旁始终没有吭声。

    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王松合作为61师的师长,带领着金城军区战斗力最为彪悍的摩步师,不可能就这么点战术手段啊。

    重装藏兵的办法确实鸡贼,放在九十年代末,算是独树一帜,很容易骗过大多单位的侦察眼线。

    可一名一暗,真的就是王师长全部的后手?

    应该没这么简单。

    陈默盯着屏幕看了一会,感觉心里有些烦躁,他悄悄的起身跑到礼堂外,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点燃一根烟,目光怔怔的看着远处。

    可能是刚才陆航大队,以及侦察连出动,引出的动静太大。

    营区内很多连队的战士,根本没心思休息,有些人三五成群的坐在道路边抽烟,有些则是打着电灯,爬上爬下的检查战车。

    瞧着这帮人准备战备这么积极,陈默咧嘴笑了笑。

    其实,他一直都坚信联合营担负信息化任务,对通讯,电子作战能力要求太高,战场能力本就不如装甲团,加上他们都是缝合的单位。

    这一战,若是按照常规去打,很难有效果。

    包括信息化营兵种繁多,在战场纵深,多点战术目标方向打击,还有可控制的战场规模方面,都远远不如装甲团。

    所以,单纯的混编分队作战能力,在战术投入方面,跟敌人差的远。

    可看到各连积极备战,陈默心里又有了期待,他长出一口气,继续点燃一根烟,观察着远处。

    188师在机动,他并不着急。

    如果想不明白敌军战术目的的情况下,急也没用。

    第二条运输线,搞得那么隆重,目前也拦不住他们啊。

    信息化营信息化营

    陈默有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不明白敌人战术重心的情况下,就多考虑考虑自身的优势。

    提起这些。

    陈默就不得不承认,目前他们最应该直面的问题,那就是营级单位,在战场生存能力和指挥系统对复杂作战单位,构成的部队战场控制方面,非常弱。

    这两个问题,目前没办法规避,更没办法跳跃。

    99A一天没有列装,就无法形成以主战坦克为核心的战术分队,独立完成中低空域的反拒止,也就是面对武装直升机,永远都会处于被动状态。

    而各单元的战场控制,目前仍以密集通讯手段来完成协同。

    达不到后世,合成部队那种可以通过士兵配备北斗单兵定位器,来精确定位战时战场位置的程度。

    信息化依靠的就是科技,科技才是第一战斗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陈默看过《论信息化战》的机密档案,他很清楚,眼下这个阶段,京都军部之所以要在野战部队进行信息建设的单元合成化,其宗旨,只是为了应付局部烈度战争。

    但这种思想,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陈默个人清楚,未来外部形势会导致内部复兴加速,军事方面出现剧烈变化。

    复兴速度过快,必然会触动外部神经。

    世界第一和第二之间,永远无法调和,这也可以叫做结构性矛盾。

    抛开一切表面,单纯的说,那就是针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这也是贸易体系战争的本质原因。

    崛起,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而国运,更不是一蹴而成。

    最现实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不就是新老列强的空间争夺战,还有殖民地争夺战,以汉斯为首的列强,用陆权挑战落日为核心的老牌海权列强。

    汉斯找到了挑战方法。

    而这个方法,才是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并不是那场表面的刺杀事件。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

    汉斯联合数个国家,准备修建一条跨越多个国家,辐射大量人口区域,直到中亚的贸易铁路大动脉。

    综合当时的情况。

    仔细想想就跟目前国内采用的方式一模一样,用同一种方式去加强陆权。

    历史总在重复,区别只是在于现在有了大杀器的存在,平衡了一些因素。

    但大杀器,并不代表绝对安全,形势在突围之前只会更加恶劣。

    不过,外部再凶险,怕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么大一个国家,十几亿人,要吃饭,要活的好,就得咬牙往前走,中间会有牺牲,会有流血,就是这么简单。

    野战部队作为保驾护航所在,就应该多方向发展,包括改变信息化进程,或者说加速这个进程。

    抽完第二支烟,陈默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但还是没有猜到王师长的战术用意。

    可说来也巧。

    就在陈默起身,准备返回礼堂时。

    他扭头无意间看到,远处停机坪停的几架侦察机,周围有一群战士聚在四周仰头观看。

    可能是看完后准备离开,人群绕着直升机,猛然散开的画面被陈默捕捉到。

    就这么一个画面。

    让陈默突然想起,之前罗主任讲,来的时候半路上就遇到了188师的人。

    而188师据陈默所知,对方主力团有三个,两个装甲团一个机步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