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七日军令状,一路绿灯的特权 (第2/3页)
“陈默。”
“到!”
“西北军演的事你知道吧?”
“报告,知道!”
“好,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跟着学院学习这么久,看你指挥也有心得,如果去西北参加军演,你想带着这个信息化营,还是我给你另外安排一个单位?”
“如果换单位,把你这种指挥思维放到金城军区61师,过去配合王师长参加军演。”
“你觉得怎么样?”
听着询问,陈默深呼一口气。
首长的意思他听明白了,简单点理解,就是上面想把信息化体系扩大,不在营级单位上浪费时间。
而是以最小的战役单位当做实验跳板,来扩大规模。
这种想法,其实并没有出乎陈默的预料。
因为前世,信息化改革实验,就是姓满的那位,带头从很多战略突击师,慢慢的从师,团,营一步步的去磨合,去尝试。
国家太渴望强大了。
火力不足恐惧症,不单单体现在装备方面,体系方面同样适用。
每次看到一点新的突破方向,都想牢牢的抓住,并且充分利用。
补充到国防体系中。
就比如后世最著名的《上帝智障》实验,一群院士骂了一夜,其缘由不还是因为太想进步,不甘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只有一次就够了。
从眼前的发展来讲,把自己调到61师,那么后续的发展大概率会重复某位首长的路。
不一定浪费时间,但肯定多多少少会走一部分弯路。
不过,自己肯定会受到足够的重视,也能在短时间内抓住风口,爬得更快。
因为背靠金城军区,背靠61师,肯定要比靠着一个营级单位,发展快得多。
可话又说回来了。
世纪末到世纪初这段时间的信息化部队,无论怎么发展,由于装备的限制性,营级,顶多到团级才是最合适。
步子迈不大,想迈也迈不动。
衡量再三后。
陈默深呼一口气,开口道:“首长,能允许我说一些目前信息化的问题嘛?”
他这么一开口。
会议室内,旁人还没反应。
反倒是旁边的罗耀武眼睛一闭,暗道一声又完了,刚才自己的提醒,怕是半点作用没起。
这兔崽子,肯定又要天马行空的胡吹乱侃。
注意到罗耀武的表情,连傅宏毅都是神情一怔,而后脸上才带着笑意道:“说吧。”
“是!”
“首长,要说达到信息化体系,目前,包括信息营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首先,一个真正具备信息化战斗力的营级单位,至少全营官兵都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良好的训练氛围。”
“想要达到这个要求,营中骨干和干部,就必须经过系统且专业的培训。”
“信息化训练,需要每日进行军事建模,让营内每一名士兵都深度参与训练进度,提高合成协同效率。”
“同时,针对信息化的训法,战法,甚至作训模式都要区别于陆军大纲。”
“所有练兵,协同,都要进行摸索,辅战单位怎么用,多单元战场权限该怎么划分,机械一体化向信息一体化转变,该怎么转变。”
“这些都是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信息营目前有十一个不同性质的主线连队,辅战单元,这些单元在战场上只能做到最基本的配合。”
“连协同都做不到,如果非要实行信息化,毫不夸张的说,只是让全营做好高效,合理的通讯秩序,不抢频,不撞车,都完不成。”
“而这些,加起来指挥的难度,比同等规模的信息化部队,复杂十倍不止。”
“首长,不是我不愿意去61师,而是信息化从营级规模都没办法体现,就算拿到师级,也只不过是有信息化的皮,没有信息化的里而已。”
“我们的步子,迈不了这么大。”
陈默呼呼啦啦说了一大堆。
罗耀武听完长松了一口气,还好,这次这个小子算是把持住了。
没喷得那么狠。
可同样的一番话,让办公室内其他几位首长听到,却是有些发懵。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交换眼神。
特么的,听了半天,面前这小子等于是全盘否定了信息化?
那也就是说,这次信息化营跟188师的演习,赢得那么容易,所依靠的不是体系?
这得亏王松合跟唐浩东没在这,要不然,两位师长怕是忍不住,要上去暴揍陈默一顿了。
麻了个蛋的,你赢都赢了,还在这说风凉话?
咋地?
伟大的188战略突击师,不是输给体系,难不成就是输给你一个初出茅庐,胎毛都没褪干净的小子?
绕是傅宏毅见多识广,此刻都被陈默的言语给噎得有些说不出话。
毕竟,所有人都在称赞,并认可他信息化体系指挥的时候,这小子突然自己开口说,我这不是信息化。
自己把自己的桌子给掀了。
“你的意思是说,这次演习,你所依靠的不是信息化体系?”
傅宏毅皱着眉头,问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不是。”
陈默很果断的摇摇头:“这次能赢纯属侥幸,如果188师改变机械化作战惯用藏兵手段,大大方方的把部队拉到战场上,信息化营很难抗衡。”
“之所以能胜利,不过是提前拿到了足够的情报,掌握敌军一举一动,有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