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二百二十章 紧急筹备,备战青龙峡

第二百二十章 紧急筹备,备战青龙峡

    第二百二十章 紧急筹备,备战青龙峡 (第1/3页)

    军区后勤部。

    蓝军营营长陈默,副营长高进,两人昂首挺胸的站在部长办公室内。

    一个个站得比标枪都直,耳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的立正着。

    陈默就不用说了,他以前没少跟后勤打交道,太清楚后勤部长孙振生的为人了。

    高进也一样,作为参谋部的上校参谋,两个部门,平时在工作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协调,他比陈默更清楚后勤部这位首长的脾气。

    简单点说就是抠门。

    每每需要申请军需的时候,哪个单位,也甭想从他这多拿走半枚弹壳。

    孙老爷子的口号就是,物资都是他的。

    就这么说吧。

    军区内部有传闻,孙振生管理后勤部,不光对单位抠门,对自己也一样,每次吃降压药,医嘱再三叮嘱吃三粒。

    他都能自己做主,把三粒降为两粒,能省则省,都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无关职务,级别大小。

    这都不算什么。

    就前几年的事,军区雷达站由于驻地比较偏,在深山里面,站长多次申请需要一个卫星电视天线。

    就这么一个小玩意。

    孙老爷子都精打细算硬是没给采购,还是自己趁着下班时间,去旧货市场淘弄了个二手的小锅盖卫星接收器。

    回到家属院,亲自动手焊上两根铁条,充当天线。

    别说,还真能收到信号。

    可问题是,就能搜到一个当地的电视台,整个雷达站的官兵坐到电视跟前,就一个《西游记》看了好几年。

    差点给看吐了。

    这事很多单位都以为是传闻,瞎传着玩的,但陈默知道这是真事。

    前世,上面那几位首长偶尔坐一块闲聊,没少把这事给抖出来,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

    还不光这些。

    再往前推几年,驻扎在晋阳附近一个隧道里,大概有一个步兵排的人。

    那边的战士要求更低,都不指望有什么天线,收音机之类的东西。

    只希望部队可以多配两双鞋,毕竟整天在隧道巡视,鞋底容易被磨烂,申请时还特意说明,如果两双很过分的话,那给一双也行。

    就这,后勤部这边都没给批。

    孙老爷子专门跑到工兵营,弄了一批“U”型铁片,说是让按照型号大小镶嵌到鞋跟,就跟整了马蹄铁一样。

    后来据说是该步兵排的师部,收到这批“马蹄铁”时,气的师长那是破口大骂。

    好悬没到后勤部拍桌子。

    最后,还是自己垫资从外面采购,给排里面的战士补上。

    只要是认识这位后勤部首长的人都知道。

    孙老爷子的愿望,那就是坦克别喝柴油了,喝点大粪汤能动就行,士兵不用拿枪,不用子弹喂,个个都是神枪手。

    不过,有失就有得,也正是因为孙振生这份抠门,也让军区减少了太多不必要的靡费。

    也是有这个原因存在,陈默当时才敢在基地内,大肆的说后勤部坏话。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说得对,确实有改良的地方,后勤部就一定会执行,并且对他埋怨也不会太持久。

    有部长把着关呢,不怕。

    但说一千道一万,以陈默的胃口,替蓝军营张口要物资,那可就不是小数目了。

    并且,这个数目大到惊人。

    办公室内。

    孙振生脸色铁青,气都差点喘不匀乎了。

    办公桌被拍得“砰砰砰”响。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你们一个营一次就要申请3000顿油料?”

    “知道3000吨什么概念吗?啊?一个机步团一个月才烧400吨,你们一个营,才几天的集训就要烧人家一个团,一年的配额?”

    “3000吨啊,你们俩兔崽子还真敢开口,这么多油,光是运输,都需要160辆20立方米的油罐车。”

    “你们喝油呢?咋地,营里聚餐现在实行喝柴油了?”

    面对暴怒的首长,高进呼吸一滞,稍微偏过脑袋,瞅都没瞅一眼陈默。

    他也觉得陈默申请的太夸张了,这特么都赶上一个师的月消耗量了。

    可陈默却蛮有底气,被骂了一顿后。

    他挺直腰板,抬手敬礼道:“报告首长,按照后面几天的训练大纲,突击训练展开后,每天的油耗会比普通营级单位上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并且,首长,这不光集训啊,还有去西北前期储备也要备足,万一人家金城军区使坏,后勤线路没有及时给到位,咱们过去又是人生地不熟,不能太寒酸啊。”

    “姥姥!!我看他们谁敢!!”孙振生骂骂咧咧的回了一句后。

    应该也是琢磨过来陈默的话有理,毕竟是代表京都军区去参战的,确实不能太寒酸。

    他犹豫了一下,才不死心的问道:“那也不对啊,上回你们说要集训,已经批了一千多吨的油料了,用哪了?”

    “报告,用完了。”陈默相当直接:“跟188师演习,两个单位都用得是上次储油罐里面的油料。”

    “狗屁,畜生,大逆不道!!!”孙振生大怒,破口大骂。

    那眼神还真有点要生撕人的架势。

    一千多吨的油料,就打了那么一天的演习,怎么可能用完。

    但陈默脸皮却不是一般的厚,他压根不在乎怎么骂。

    更何况,脸皮薄有用吗?

    知道为什么部队里面很多单位,都喜欢给上面哭穷?

    一来是物资配发以及经费什么的,确实不太够,二来,也是为了不让上面惦记自己。

    就说蓝军营这次吧。

    三千吨油料但凡懂点的,都知道那是陈默瞎写,压根用不了这么多。

    但申请必须多写。

    原因很简单,再过几天全营就要出发了,后勤车队可以走陆路,战车走铁路。

    到了西北,那可就是人家其他军区的地盘,在部队里,甭指望什么事情都有上面给你兜着。

    顶多就给个坐标,要求部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合,集合点距离铁路有多远谁知道?

    集合之后,己方的后勤补给能不能第一时间,跟战场那边大仓库建起供给线,这谁能保证?

    演习虽说不是实战,但那也是对标实战,很多东西都是军事主官自己想办法搞定。

    尤其是这时候,联勤机制没建立,万一蓝军营距离空军油库比较近,人家说不给你还真就不给。

    你能咋地?

    一路上人吃马嚼的,给整到上千公里外,陈默不趁现在多储备点。

    一旦出发,再想申请,那可就真麻烦了。

    “甭在这跟我打俏皮话,就1000吨,多一滴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