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20章 东进

第120章 东进

    第120章 东进 (第2/3页)

往细柳营而去。

    被派过去的十余人战战兢兢,竟也成功过了桥。

    在寨外观察了一番,没能发现什么动静后,又翻过营垒外面的沟沟坎坎成功入了寨。

    待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不过十几息工夫过去,渭水南畔的魏军众人,突然闻得细柳营中发出几十声哀嚎惨叫,其后便再也没了动静。

    司马懿先是皱眉,其后却是突然失笑:

    “我道诸葛亮连这细柳营也弃了呢,若果真如此,我倒惧他两分。

    “但如今看来,诚不足虑。”

    “骠骑将军何出此言?”文钦疑惑问道。

    如今蜀军非但没有如这位骠骑将军所愿直接攻打长安,反而坐营立寨于长安漕渠之上。

    显然,这是真存了逼大魏在长安城下列阵野战,决一胜负之意。

    长安粮道被阻塞,接下来这一战已是避无可避了。

    而蜀军最近展现出来的骇人战力,又让文钦不得不慎重对待。

    这位骠骑将军虽一直表现得胸有成竹。

    可事实上,那日魏延前来挑战而骠骑将军避战不出,结果被蜀军趁机夺下毌丘俭营垒,已损害了这位骠骑将军的威望。

    军中不少将士对他的表现及言语,已是将信将疑的态度。

    甚至还有不少将士私底下对这骠骑将军生出了讥讽的言行。

    若再不从蜀军手中斩获一胜,魏军将士的军心士气,恐怕有大乱崩溃之虞。

    马背上的司马懿双手轻轻握住缰绳,从容开口:

    “长安唾手可得,诸葛亮却不敢径夺长安。

    “欲与我在长安决战,又以这细柳营为一后路。

    “如此处处谨慎,所谓未虑胜先虑败,本来无错。

    “然而他一不敢携破竹之势克定长安。

    “二不敢于攻破沣水营后以一往无前之势东击霸陵、新丰。

    “三不敢在与我约战后举军尽出,至沣水之畔阻我大军回返,与我在沣水畔决胜负之战。

    “反而在长安城下分兵连营。

    “此其优柔寡断,不能自信也。

    “夫战,勇气也。

    “诸葛亮既无一往无前之勇气,两日都未敢往攻长安,那这长安他便断然无法攻下了。

    “待我大军入得长安城,便是蜀军败走之日。”

    文钦闻言沉默不语。

    诱诸葛亮攻打长安,说以长安削弱分散诸葛亮兵力的人是你。

    现在诸葛亮不如你所愿去攻打长安,反而养精蓄锐,你马上又是另一套说辞了。

    谁说得过你啊。

    司马懿看了眼文钦,心知文钦心中在想什么,却也并不在意,脸上只是笑笑。

    其后先是命人将木桥烧毁,之后又去了一趟长安。

    长安城打开了城南安门,把司马懿及随行数百骑接入城中。

    司马懿在城中驰道上一路北驰,很快来到城楼之上。

    面北背南,居高临下观察起了蜀军在长安城北的三座营地。

    营地建得很大,一眼望去,每座都能容纳两万余人驻扎。

    中间那座营寨干脆横跨渭水,将渭水上唯一一座石桥包裹了进去。

    战事一起,有这座桥面宽阔,桥基稳固的石桥在,不论进退都很方便迅速。

    事实上,这座石桥南边本是有一寨由大魏驻扎其间的。

    但在毌丘俭营垒一夜被破后,守将夏侯褒、秦朗等人便直接放弃了这座营垒,聚兵于长安城中保命。

    没办法,他们本来是防备渭北之敌的,谁曾想敌人竟能突然出现在屁股后面?

    说一千道一万,这是司马懿跟毌丘俭这些顶在前线之人的失职,不是他们的失职。

    司马懿对此也无话可说,更别提这两位都是宗亲,就算蜀军自渭北而来,这两位同样弃寨而走,他也照样是没话可说的。

    但不论他苛责失寨之人与否,此寨一失,确实是彻底让长安变成了一座无援的孤城,他也才无可奈何地做出了放弃长安的决定。

    然而事情吊诡在于,蜀军竟没有攻打长安,那么夏侯褒、秦朗两位宗亲倒还真逃对了。

    不然的话,这支军队孤悬死地,南北受敌,蜀军必然是会围点打援的。

    在明知道蜀军有一夜破寨之实力的情况下,谁敢不发兵去救这两位宗亲吗?

    往蜀军三座营地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