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1章:海瑞的奏疏!小万历:快宣元辅!快宣元辅! (第3/3页)
“经臣彻查,晋中有卖官鬻爵之事一百二十三例,有占夺盐粮、征赋役敲诈、监守自盗、卖闲占役、盗卖勘合官文……之事约五百例,侵占军饷屯田、勒索藩属贡物、走私粮铁贩于蒙古、女真者,不下千例……十中之九,皆出于张、王两族。”
……
“而今,晋非大明之晋,而是张、王之晋;张、王非大明之张、王,实乃蒙古、女真之张、王。”
“山西之大同、宣府、太原,九边之三,临近京畿,山西有失则大明有失,臣建议,应严官商交接之禁,杜权力寻租之门,使官者无苟得之念,商者无攀附之心。”
“臣海瑞不胜惓惓之至,陈此肺腑之言。”
……
沈念看完此奏疏后,不由得沉默了。
此疏主要讲述了张、王两族的三大害。
其一,官商一体之害。
当下的张、王两大家族,已将官商勾结做到了极致,家族子弟,要么入仕为官,要么选择经商。
既商之,又官之。
彼此勾结,已形成恶性循环,几乎掌控了整个山西,若不强势干预,他们的势力必将越来越大。
其二,长期垄断之害。
这里的垄断,指的不仅仅是边贸对外的盐粮茶布。
还有面向山西周边各省的贸易。
张、王两家的霸道与贪婪,使得边境军士嗷嗷待哺,饥民饿殍相望,而他们车载万金,私家之廪愈实。
其三,走私养敌之害。
张四维、王崇古家族为谋私利,违反朝廷法令,将铁锅、箭镞藏于布袋之中,走私到辽东。
此举。
无异于通敌卖国,使得大明已有倾覆之危。
小万历喃喃道:“晋非大明之晋,而是张、王之晋;张、王非大明之张、王,实乃蒙古、女真之张、王。”
“沈侍讲,是这样吗?”
令小万历浑身都感到颤抖的正是海瑞这句话。
山西已不是大明的山西,而是张、王两大家族的山西。
张、王两大家族已非大明的张、王两大家族,而是对面敌虏的张王两大家族。
此话的意思是:张、王大家族已将山西从大明的领土分裂了出去。
沈念想了想。
“陛下,这……这……只是海佥事推测出的情况,当下还未有如此糟糕!”
“还算是推测吗?海佥事用二十四竹筐文书总结出的数据,难道有假吗?张、王两大家族是要翻天呀!”
海瑞若听到此话,一定会很欣慰。
他用了近半年,整理出二十四竹筐、张、王两家强势掌控山西的恶行罪证,就是为了让小万历相信他的推断。
当下的张、王两族,虽然没有造反,但若大明与蒙古开战,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还真不一定会站在大明朝廷这边。
这个理由,足以让朝廷清除掉张、王两大毒瘤。
这一刻,沈念非常倾佩海瑞。
这篇奏疏,让皇帝都对张、王两大家族的势力感到了畏惧。
如此,距离张、王两家覆灭也就不远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形式处理此事。
如太祖那般让山西血流成河,肯定是下下之策,然一点血都不流,也是不可能的。
……
不多时。
内阁首辅张居正快步来到了前厅。
张鲸称小万历甚是焦急,张居正便从内阁值房一路小跑来到了文华殿。
张居正对待政事,向来都是兢兢业业。
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此刻的张居正,脸上满是细细密密的汗珠。
“臣张居正参见陛下!”
“元辅免礼,元辅先看看海佥院呈递的这道奏疏。”
张居正见小万历有些焦躁,迅速接过奏疏看了起来。
一盏茶后。
张居正阅罢奏疏,眉头皱起,也沉默下来,不停地去捋长至腹部的长须。
他想到山西官商勾结之事非常严重,海瑞定能查出一些让大家都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事情,但没想到竟严重到了此等程度。
涉嫌动摇大明江山社稷,乃是天大的事情。
涉及此事者。
一位是内阁阁臣,一位是边境总督。
要将这二人的家族连根拔掉,非常困难,稍有不慎,不但会令新政成果毁之一旦,还会使得大明有覆灭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