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143章:谈崩!山西柱石王崇古:臣无罪

第0143章:谈崩!山西柱石王崇古:臣无罪

    第0143章:谈崩!山西柱石王崇古:臣无罪 (第2/3页)

热闹繁荣,后言修筑边墙的辛苦不易。

    尽显个人边防之功。

    约半刻钟后,张居正提到了海瑞的奏疏。

    “不知王部堂如何看待海佥院巡视山西后,呈递的《晋省官商失序疏》?”张居正问道。

    目前,《晋省官商失序疏》已传遍京师内外。

    即使王崇古一直忙着赶路,路过驿站也不可能看不到这篇奏疏。

    王崇古胸膛一挺。

    “海佥院之奏疏,言过其实,有哗众取宠之嫌。当然,山西也确实存在官商勾结的问题,若彻查属实,无论他是什么人,都应重惩,下官绝不会徇私,也绝不会包庇!”

    张居正与吕调阳听到此话,已知王崇古的态度。

    对方先给海瑞扣一个“言过其实,哗众取宠”的罪过,显然是想将此事由大化小。

    吕调阳看向王崇古。

    “王部堂,民间有传言称,张王两家私下已与蒙古人、女真人做起了生意,只要有钱,百货皆可买卖,是否为真?”

    “纯属谣传!山西境内的商人皆是依照我大明与蒙古的互市条例做买卖,绝无私通之事,下官与凤磐食君之禄,绝不允许族内有此等事情发生!”

    王崇古的情绪有些激动,显然是被戳到了心坎上。

    他极为护家。

    听不得任何人说张、王两家有一点不好。

    张四维是他的外甥,与他在朝中互为依靠,故而他始终不忘护着张四维家族。

    张居正微微皱眉。

    他之所以选择先约谈王崇古。

    乃是因只要王崇古有所妥协,便可帮朝廷劝说张四维,二人出现对立,张四维便好对付多了。

    但而今。

    王崇古自恃有功,句句都是为家族护短,并暗示:看在他于山西立下累累军功的份儿上,朝廷应对王家轻惩。

    当即,张居正看向吕调阳。

    吕调阳立即会意,从一旁抽出海瑞那份《官商蠹国疏》,命一旁文吏递给了王崇古。

    “王部堂,看过这份奏疏后,你再说话。”

    王崇古疑惑地接过奏疏,认真看了起来。

    不多时,王崇古的脸色就变了。

    先是惊慌,后是愤怒,最后又将脸上的情绪全隐藏了起来。

    这一刻。

    王崇古看似面色平静,其实心中已掀起一道道惊涛骇浪。

    他没想到海瑞竟有后招。

    没想到海瑞竟能查出张、王两家如此多触犯法令之事。

    若依此奏疏所言。

    张、王两大家族将有上千人遭殃,数百人的脑袋都有可能落地。

    甚至。

    他的叔伯兄弟、张四维的叔伯兄弟,都会有牢狱之灾。

    尤其是海瑞那一句。

    “晋非大明之晋,而是张、王之晋;张、王非大明之张、王,实乃蒙古、女真之张王。”

    这句话等同于:王崇古家族、张四维家族,有造反嫌疑。

    这是王崇古绝对不能接受的!

    这个罪名扣在脑袋上,张四维家族与王崇古家族便全完了。

    “这……这……这……是海瑞的奏疏?这……这……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我……我王家怎会侵占军饷良田,怎会勒索藩属财物,又怎可能走私粮铁于蒙古、女真!”

    由于奏疏中列举的罪名太多。

    王崇古便拣这些最致命的罪名进行反驳。

    张居正语气平淡地说道:“王部堂莫急,朝廷已命人去查了!”

    听到此话,王崇古的心脏砰砰直跳。

    他顿时明白为何海瑞呈递了两份奏疏,为何朝廷召自己归京,为何张四维假意请辞被免职在家。

    原来是为了更好地搜集罪证。

    接下来,朝廷会搜查出什么罪证,他完全没谱儿。

    此奏疏所言是真是假,有无依据,王崇古的心里如明镜一般。

    但绝对不能承认。

    因为海瑞总结推断出的结果太可怕,完全是要毁掉张、王两大家族,毁掉他与张四维的仕途。

    这时。

    吕调阳看向王崇古:“王部堂,这里也没外人,老夫便开门见山来讲了。”

    “待此奏疏上的罪名被查实,张、王两大家族必然血流成河,甚至关满整个山西的监狱。为边境稳定,为山西百姓免遭牵连,张阁老与老夫商讨出了两条对策,你考虑考虑。”

    随即。

    吕调阳便将张居正所提的“去官留商”与“留官去商”两个选择交到了王崇古的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