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度量衡(上) (第2/3页)
魔鬼而送上审判席的情况发生。
如果那次审判不是有鲍德温和塞萨尔在,那个可怜人就很有可能被送上火刑架烧死而不只是被驱逐出城了。
但他就算是能够依据以往的记忆整理出一本完整的律法来,又有什么用呢?读书是贵族、骑士、教士们才有的特权,那些平民们多数不认字,有些人甚至说不出一个连贯的,完整的,富有逻辑的句子。
就算有宣讲官特意到市场上大声宣读,他们可能听了前半句就忘了后半句,只会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他们或许还会以为是新领主在跟他们开玩笑呢。
但不要偷盗,不要强暴,不要杀人,这三条还是很容易记忆的,而且塞萨尔都没有在其中使用什么花里胡哨的比拟或者是修饰,简单明了得有人想从中找出破绽都很难。
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他们很容易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哦,只要我们不去触犯这三条法律,我们就不会被吊死,鞭打,或者是收缴财产——当然也不会惶惶不可终日了。
就算有居心叵测的人想要掀起暴乱,用那些他们听不懂的话,来恐吓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不,我们知道,新领主说了,只要不犯那三条法律,我们就是无罪的。
当然,塞萨尔在“七日哀悼”中所展现的力量与残忍,也确实给那些贵族们留下了深刻的阴影,但他们最大的不安是什么呢?莫过于他们的新领主,为了能够彻底的掌握塞浦路斯或是从他们身上掠夺所有的财富,随心所欲的栽赃陷害,指鹿为马。
毕竟对于十字军骑士来说,他们就是一群异端,无论使用使用怎样的手段都不过分。
但塞萨尔也没有这么做,哪怕当初的叛乱是一个再好也没有过的借口——他即便屠戮了整座塞浦路斯,驱逐了所有的家族,也不可能有人说些什么。
而之后发生在乔治乌家族身上的事情,也让那些侥幸不曾参与阴谋的贵族们看到了一线希望,甚至还有一些家族认为曼努埃尔一世这次可能做了一件好事。
埃及的法蒂玛王朝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塞浦路斯的觊觎,如今不过是大维齐尔萨拉丁正在平定内部的叛乱,他们才得以喘息一二——塞浦路斯的民众早就期待着能有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了。
他们甚至做好了准备,哪怕这位新领主生性贪婪——只要他能对抗撒拉逊人,他们尽可以想方设法地满足他的胃口。
塞浦路斯人的本色还是商人,商人绝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反正钱财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太阳,今晚降落,明日升起,只要新领主能够保证他们港口与航道的安全。他们失去的可以千百倍的再赚回来。
“那几座北方城市怎么样?”鲍德温问。
他说的是那几座被塞萨尔租借给了圣殿骑士团的城市,“那里似乎也很平静。”
希拉克略说,他虽然一直在协助鲍德温筹备远征的事情,但也一直关切着他的学生——圣殿骑士们或者说是十字军骑士在拜占庭帝国的民众中口碑不佳,他们可是真的做出过劫掠城市和农庄的事情。
事实上,塞萨尔也预料到了这点,为此他等于将那几座港口和城市白白转让给了圣殿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的最大收入来自于朝圣者们的捐献——因此有一条安全通畅的朝圣路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更不用说,在圣殿骑士团庇护下,行走奔波的商人们也同样需要买卖与货运的港口,而且在商业特权上,塞萨尔也做出了让步,单就这几座城市以及航线的收益,圣殿骑士们就足以再招募三百个骑士。
为了这笔巨大的利润,圣殿骑士团的大团长绝对不会允许有人来破坏他们与塞萨尔之间的友好关系,尤其是为了那种可笑的理由。
“善堂骑士团那里呢?”
这倒是无需鲍德温担忧。善堂骑士团最初的根源就是一座医院,为往来朝圣的朝圣者们提供住宿、饮食和医疗,甚至不分信仰——救人胜于杀人的理念贯穿了整个骑士团的历史。
他们虽然也做买卖,也打仗,但从未如圣殿骑士团那样不得人心过。
而杰拉德家族因为出了那样的丑事——在事情了结后,便迎来了他们的大家长毫不留情的怒斥与清理,大部分人都彻底地龟缩了起来。
“对了,”希拉克略说道,“安德烈主教有和你说过了吗?”
“什么?”
“杰拉德大家长的女儿达玛拉——他之前为她寻找了一个法兰克的骑士,但很可惜,婚事还没开始谈判,那个倒霉的家伙却因为一桩意外一命呜呼了。”
希拉克略说:“杰拉德家族的人,曾经想将达玛拉嫁给塞萨尔。但你也知道的,无论是达玛拉还是她的父亲,以及塞萨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