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官 > 第93章:烦恼转移【3/3】

第93章:烦恼转移【3/3】

    第93章:烦恼转移【3/3】 (第2/3页)

    所以幽州各部乌桓共推张纯为帅,其实就是在找一个背锅的。

    只可惜张纯并没有韩遂那么高超的手段,可以反客为主。

    但饶是如此,幽州的这场叛乱已然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现象了。

    这说明汉室在草原上的威慑力已经逐渐衰落,北边胡部已经蠢蠢欲动了。

    ……

    翌日,昌黎县外。

    太史慈率百余骑过城不入,反而朝着东边的一处木寨行去。

    片刻之后,只见太史慈面色复杂的坐在帅帐中。

    “扶黎营就剩这么多人了吗?”

    一名面上有伤的中年文士闻言当即躬身道:“禀都尉,全营兄弟都在这里了。”

    明明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但此刻却忍不住眼圈泛红。

    此人便是扶黎营从事史严朗,秩百石,铜印黄绶,本只是寻常军吏。

    但此刻,他却是整个扶黎营职位最高的军吏了。

    因为整个扶黎营都死的差不多了,仅有数十个后勤人员幸存下来。

    话说扶黎营与辽东的郡县不同,乃是朝堂设置在边地的常备屯兵。

    因屯驻昌黎县附近,故名扶黎营。

    建光元年(121)冬,方才初置营兵千人,以防鲜卑,羁縻乌桓。由皇帝直接调遣及任命将帅,为洛阳直接掌握的常备军。至于兵员主要为应募的军士、囚犯,以及徙边的流民。

    不过等到桓帝在位时扶黎营便不再设置校尉,而由辽东属国都尉兼管。

    毕竟随着辽东乌桓日渐滋长,辽东属国都尉再没有一点底牌,就真要成为一个空架子了。

    实际上在边郡设“营”并不只有辽东这一处个例。

    比如汉安帝延光三年(124)九月乙巳日,朝堂便下诏,令诸郡国中死罪及以下囚徒减罪一等,诣敦煌、陇西及度辽营。

    在刑徒减刑戍边定居的政策中,边境地区接受刑徒的机构就是“军营”。

    诸如黎阳营、虎牙营、雍营、乌桓营、渔阳营、敦煌营、度辽营、扶黎营等常备军,便相当于朝堂安置在天下各地的爪牙。

    由于此类营兵与北军类似,只需操练武艺即可,故此战力多强于郡兵。

    然而朝堂最初的设想是好的,但如今大多都已经变样了。

    乌桓营早就名存实亡,而渔阳营更是随着张纯一同叛乱。

    毕竟驻扎地方多年,很难不被地方势力所侵染。

    至于扶黎营就更惨了,由于张纯预谋已久,并且深知朝堂要害,故此在起兵之初他便令万余乌桓骑兵奔袭扶黎营,拔掉了幽州的这个朝堂爪牙。

    至于寇略辽东,杀辽东太守等人,不过是乌桓人顺便劫掠一把罢了。

    而在了解了缘由之后,太史慈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不过念及严朗乃是扶黎营老人,父辈便在辽东属国生活,太史慈略做沉吟便开口道:“既如此,某便向朝堂表举足下为辽东属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