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官 > 第96章:老天爷喂饭【3/3】

第96章:老天爷喂饭【3/3】

    第96章:老天爷喂饭【3/3】 (第1/3页)

    要打仗,先种地。

    这是魏哲来到此世之后最深刻的认识。

    故此无论是在带方县,还是在乐浪郡他都无一不在践行着这句话。

    可即便魏哲自认为对农事已经足够关切,但还是有疏忽之处。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他来到大汉朝之后没有真正种过地!

    别看他在乐浪开荒屯田、大兴水利,劝课农桑,但亲自下地种田还真没有过。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对农事依旧不够重视。

    幸好,这次辽东郡的困局逼得魏哲不得不想尽办法,这才让他得以发现那些被自己疏忽的地方!

    ……

    话说在大汉朝若论农书,则不得不提《氾胜之书》与《四民月令》。

    虽然耕作讲究一个因地制宜,但这两本书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尤其是《四民月令》,对辽东的参考价值最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还是因为此书作者崔寔比较特殊!

    崔寔,字元始,涿郡安平人,名儒崔瑗之子。

    对了,他这个崔可不是清河崔,而是博陵崔。

    实际上在两汉之际提起崔氏,各地士族一般都默认为涿郡崔氏,至于清河崔氏压根无人知晓。后安平县归属博陵郡,涿郡崔氏方才变成了博陵崔氏。

    与寂寂无名四百余年的清河崔不同,博陵崔氏在两汉可以说十分兴旺。

    自前汉开始博陵崔氏便屡有子弟出任两千石,及至本朝亦是如此。

    崔寔之父便曾为济北相,而出身名门的崔寔年纪轻轻便曾任大将军梁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会诸儒博士共定《五经》。

    虽然梁冀伏诛之后他身为故吏而遭禁锢,但数年后依旧被起复了。

    此人曾历任五原太守、辽东太守。而《四民月令》,便是崔寔在辽东太守任上撰写的农书。

    崔寔在《政论》中曾提到: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迥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楼。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

    他所说的其实就是一种“二牛抬杠”的老式耕作办法,在前汉时期十分普遍。

    但能让崔寔发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的感慨,自然是因为彼时已有更好的耕作技术。

    当时在中原郡县,尤其是兖州豫州等地,一牛拉犁的技术早已成熟。

    实际上两汉的农耕技术发展,是逐渐走向高效的。

    从最开始的二牛三人演变为二牛二人、二牛一人最后到一牛一人。

    这其中的反映出来的耕种效率,何止倍增!

    因为落后的耕作技术,带来的只能是落后的生产力。

    而如今崔寔去世快十五年了,辽东之地的耕作技术其实还是老样子。

    即便他在辽东太守任上曾试图推广新技术,但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