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攻守异位 (第2/3页)
魏哲如此践行,国渊认为这显然是认同他们古文经学一派的理念。
这也是国渊听说此事之后,为什么专门写信向郑玄告知的原因。
所谓“名士”其实就是在这一封封书信中扬名的。
比如如今在青徐地界,再提起魏哲便不仅仅是善战之名了。
好学知礼,仁义无双,已然成为了魏哲的新标签!
说罢国渊还从袖中掏出一卷书籍献到魏哲面前。
“吾师听闻君侯专治《礼经》,故令卑职献上此物,还望君侯笑纳。”
魏哲打开只是略微一扫,便忍不住感慨道:“郑公厚爱,某实在愧不敢当呐!”
魏哲面前的书籍和郡学中的《三礼注》相比,显然要更精深一些。
简单来说,郡学中的就是记名弟子版,而魏哲手中的则是入室高足版本。
虽不是传承衣钵,但依旧十分珍贵。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若是大汉不亡,这种经义足以当做传家宝了。
就如传承《孟氏易》的汝南袁氏一样,说不定日后玄莬魏氏就成了传承《郑氏礼》的辽东士族了。
不过国渊却没有一点收回去的意思,反而坚持表示是老师的意思。
毕竟古文经学的支持者越多,他们才越有可能干翻今文经学。
魏哲见状这才收下,不过还是令人准备一份回礼。
且不说辽东郡这边魏哲如何春风得意。
另一边高句丽人最近可过得不怎么好。
……
与此同时,高句丽国内城。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王宫大殿之上,只见高句丽王高男武面色通红的怒吼道。
相比于之前,如今的高男武显然要苍老许多。
而看着他这幅勃然大怒的模样,宫殿中的一班高句丽权贵也不奇怪。
实际上自从乐浪那次大败之后,高男武就格外暴躁易怒。
不过这次倒也怪不得高男武,甚至不少权贵都纷纷附和道:“大王,汉人越来越猖獗了,必须出兵讨伐,否则咱们大高句丽威严何在?”
“此言甚是,末将愿为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